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稳经济开局起势 各地聚焦制造业多维发力 详情

稳经济开局起势 各地聚焦制造业多维发力

2023-02-06 17:03:00
全面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实施数字赋能行动、以大项目集聚增长动力……近期,多地出台政策,铆足干劲促经济。其中,聚焦制造业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共识。
 
专家表示,政策支持力度仍然可期,技改投资和新动能行业潜力不小,今年制造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具备支撑。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减税降费、助企纾困,这一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在今年得到延续。
 
上海日前发布的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今年将全面落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企业,继续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
 
“为制造业降本减负是给全社会降本减负中的最重要一环,实质是对所有经济实体减负,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引领带动作用明显。”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说。
 
在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的同时,各地纷纷加大对制造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
 
江苏日前印发的《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统筹使用中央贴息资金和省有关专项资金,落实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政策。辽宁印发的进一步稳经济若干政策举措提出,对于在今年稳增长和一季度“开门红”工作中工业总产值增量超一定额度的制造业企业,给予20万元到100万元的奖励。
 
专家表示,得益于贷款贴息等支持政策,低成本资金的投放将促进相关市场主体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投资,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推动智能化升级转型
 
以“鼎新”带动“革故”,推进制造业发展模式向智能化转型,是制造业迈步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浙江提出,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产业集群(区域)新智造试点,推进数字工厂培育建设,推进重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打造30个数字化改造县域样本。
 
江苏明确,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安排12亿元,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所工业投资研究室主任李杨认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空间很大,有助于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数字赋能制造业变革重塑的同时,多地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培育新的增长极。
 
江苏南京日前发布的加快发展未来产业六大专项行动计划共包含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元宇宙、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储能与氢能六份专项行动计划。
 
此外,南京率先在市工信局设立全国首个未来产业职能机构“未来产业处”,通过提前谋划和深耕细作,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江苏明确,安排9.5亿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围绕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产业体系,采取定额补助和拨改投相结合的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未来产业具有依托新科技、引领新需求、创造新动力及拓展新空间等典型特征,是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的有效途径,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盛朝迅表示,要通过加速布局未来产业,推动未来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量。
 
发挥重大项目引领作用
 
多地聚焦制造业投资重大项目,定目标、下任务,发挥大项目集聚增长动能作用。
 
浙江提出,每年招引落地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重大项目100个以上,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的外资制造业重大项目20个以上。实施千亿技术改造投资工程,加快企业设备更新改造,每年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5000个以上、新增应用工业机器人15000台以上。
 
广东东莞日前发布的《关于坚持以制造业当家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坚持以大项目集聚增长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大力实施“投资东莞”全球推广行动,今年重点招引一批投资额30亿元以上项目。
 
专家表示,重大项目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加快落地一批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是补齐产业基础能力短板、提升产业链水平的重要抓手。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在技改投资需求持续释放、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引领作用加强、民企投资环境改善和金融支持保持较大力度的共同推动下,今年制造业投资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今年制造业投资增长仍具有结构性支撑。一是技改投资和新动能行业仍然具备投资潜力;二是随着可选消费和线下服务业恢复,相关制造业投资需求将会释放;三是在“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导向下,今年政策支持力度仍然可期。(完)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