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市场信心 财政、货币政策应具备哪些应对之策?
金融界 / 2023-02-06 16:59:15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精神,为提振信心,推动经济重回合理区间,2023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预计财政政策担当主纲,货币政策精准有力,节奏上继续靠前发力,上半年或为发力高峰。
一是上半年宏观政策处于较好发力窗口期。一方面,上半年消费和地产仍处于恢复初期、出口下行压力加大,宏观政策需继续发力基建为总增长“护航”。另一方面,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前期被压抑的需求有望迎来快速释放,上半年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与市场主体形成合力,为推动经济重回合理区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财政政策加力提效,预计赤字率抬升、专项债规模仍高、准财政继续发力。其一,国内需求不足和外部风险挑战加剧,要求财政政策加大力度,但地方财政加杠杆的意愿和空间不足,预计2023年财政赤字率将提高至3%左右,中央为加杠杆主力。其二,稳增长需要基建发力,对专项债资金的依赖仍强,但政府性基金收入对专项债的偿付保障能力下降,预计2023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在3.65万亿元左右,发行节奏将继续前置,若经济恢复不及预期,不排除进一步盘活专项债券结存限额的可能。其三,受益于准财政工具使用较为机动灵活,更加注重精准性和时效性,能够与货币政策形成合力,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流入高质量发展领域,预计2023年政策性金融工具和贴息工具有望继续扩容。
三是货币政策稳健偏宽,上半年降准、降息仍有一定空间。其一,受企业盈利依旧困难、当前实际利率升至偏高水平、美联储加息制约缓解和国内通胀整体温和等因素影响,为推动经济重回合理区间、提振实体需求,上半年适当降息的必要性仍强。其二,为有效缓解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约束,增强银行放贷意愿,同时弥补出口回落周期中基础货币收缩带来的信用扩张放缓风险,预计上半年降准也有一定空间,但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相比,我国金融机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不算高,未来降准空间已偏小。其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预计2023年结构性政策工具或“有进有退”,支农支小、再贴现等实际使用率高的长期结构性工具有望延续,同时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科技、绿色相关再贷款工具以及PSL规模仍有望扩容,交通物流等具有明确阶段性要求的再贷款工具或将按时有序退出。
作者:伍超明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