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2023-02-03 16:51:37
未来五年,打一场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建设强大的内需体系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总体战,既至关重要又时不我待。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动能转换,不仅需要科技投入、优化供给结构、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而且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根本转变。否则,投资低效率问题难以解决,而巨大的消费潜力又得不到充分释放,将会导致稳增长政策事倍功半。
历史经验表明,要发展消费主导型经济和创新驱动型经济,都离不开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只有供给端、需求端和分配端三方协同发力,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是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和微观机制。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建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和微观机制,以制度创新促进发展方式和模式的转型升级。
首先,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特别是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有效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其次,要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第三,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第四,要深化金融、财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现代银行与资本市场制度、现代预算制度,完善税收政策及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第五,要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二是扎实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供给端高质量发展水平。
未来五年,推进创新发展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应对西方国家遏制我国崛起的最重要、最紧迫的战略要务。
首先,要明确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战略目标,建议分两步实现:
第一步,到2027年前后,我国一半以上的重点产业摆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成为产业创新和原始创新的引领者;
第二步,再经过七八年的努力,使我国80%以上的重点产业摆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
其次,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高效实施一批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使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尽快上新台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最后,要加快建立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通各种限制人才资源优势发挥的主要体制机制堵点;补齐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短板,使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真正成为创新发展的“护身符”。
三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形成以消费为主导的强大内需体系。
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供给端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需求端高质量发展做支撑,而需求端与分配端紧密关联,完善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重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初次分配是基础,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要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基本、最持久的激励;
再分配是保障,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要完善政府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的机制,加大税收、社保和转移支付等对再分配的调节力度;
第三次分配是补充,是促进共同富裕的辅助方式,要建立社会自愿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机制,引导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四是加快补齐城乡、区域、民生领域的短板,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城乡协调发展方面,要以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为关键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要统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四大战略,加快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方面,要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使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提高公共服务总体水平的基础上,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梁雅楠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