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预见2023:宏观经济展望,经济恢复模式开启 详情

预见2023:宏观经济展望,经济恢复模式开启

2023-01-05 10:46:32
导读:“后疫情时代的防疫政策调整带来经济转机,港股市场重获资金流入,地产、周期、消费行业复苏,估值修复与增长并行。”顺楹咨询创始人、20年港股及衍生品研究专家邱实先生,在为期2天的预见2023投资策略会上以《2023宏观经济展望-经济恢复模式开启》为主题,对明年经济复苏模式下的港股、美股、A股的投资机会进行了分析。
 
以下为邱老师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邱实。今年预策略会我将从宏观大环境出发,从四个部分为大家分析明年经济复苏模式下的港股、美股、A股都将存在哪些机会。
 
 01 后疫情时代香港多层面重启
 
当下防疫减码,逐步放开,后续入境政策调整将与全球同轨。人员流动恢复,国际贸易重启,商业活动将活跃起来,对于香港这一金融贸易中心来说将产生积极影响。同时,香港目前也在逐步增加新移民,有助于经济恢复与快速发展。
 
在后疫情时代,香港金融市场的地位将得到加强,2022年中央财办把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纳入了国务院的范畴,其覆盖面将辐射全国,对于稳定市场是一种战略性的肯定。其次,它主要充当着离岸人民币资产定价和离岸人民币结算等各种因素,为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经济的对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所以香港金融市场的地位不会下降,反而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02 港股市场重获资金流入
 
受到国际环境等因素影响,拥有中国资产的外资面临着很大的赎回压力和资金回流压力,加上主导香港市场的部分行业受到了较大冲击,港股市场总体呈现出较大的资金流出。因此2022年整体呈现着外资出清的情况,并伴随着港股下跌。
 
 其次,随着近期两地互联互通达成协议,2023年港股通标的将会进一步扩大,港股通的成交占比将会逐步提高,促进企业资金南下,对港股起到流动性的补充,有利于港股市场估值的修复。
 
 同时,虽然我们看到资本项人民币和美元之间是有息差的,但随着中国经济的恢复,外资在中国大概率仍然能获得更高的资本回报率。所以当中国经济重启的时候,外资会有很大概率继续回流中国,然后去获得实体收益、贸易收益,甚至资本收益。这就会构成2023年的人民币的相对于2022年来说总体偏强。
 
03 经济复苏周期,估值修复与增长并行
 
2023年将会是多重结合点,迎来经济重启。我们认为当下第一步就是稳定债务和资产价格,如十月底开始对房地产释放政策,意味着若需要摆脱2019年到现在的这种周期的话,那一定需要强刺激。目前政策多管齐下,对整个房产行业来说,一定是很大的推动。
 
 房地产稳定后还需要增加就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发展服务业。而服务业的基础又建立在制造业之上,因此新能源车也被放在了重要发展位置上。这些都属于产业链较长的行业,会增加更多就业需求,这样一来经济周期便会逐渐恢复,迎来消费的复苏。
 
 所以我们相对来说更看好整个地产链,即与房地产相关的所有产业,它可能会比开发商更快地获得收益。
 
 其次,整个经济复苏周期的增长主要是来自于各个行业的自然恢复与新增需求。最直接的就是澳门股、香港本地股的变化。随着通关的方便,国际航班、到访航班都将增加,都将带来肉眼可见的业绩增长。
 
 目前,港股总体的估值目前依旧是历史较低的水平,性价比还是很高的。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澳门、香港本地经济复苏,二是与地产相关周期的复苏,三是科网消费的复苏,这些都受益于宏观预期的改善。
 
04 宏观面偏好的情况下依旧存在潜在风险与不确定因素
 
虽然我们说2023年会有财政刺激、货币政策等利好,但不确定的风险依然存在。外部宏观与政治因素持续不稳定,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周期超预期,23年无法确定是否会出现新的政治事件影响全球经济。
 
2023年是经济重启之年,而港股的位置、行业分布、估值水平、经济事件恰好也站在了这个节点上,所以指向性就非常强,成为无论是性价比还是行业、政策还是大环境的推动,都将是利好大于利空。换句话说,2023年的港股或许能够成为主要市场里面表现最好的。
 
本文来自“华盛证券”(原标题:《预见2023 | 邱实:宏观经济展望,经济恢复模式开启》)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