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大概率将气温回升
新京报 / 2022-12-24 09:25:00
明年宏观经济走势将会有怎样的变化?12月23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举办的“2023年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高峰论坛上,多位业内学者预计,随着疫情防控态势的转变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起效,有利条件将不断增多。明年我国宏观经济大概率将气温回升。
不过,明年经济发展中仍会出现诸多不确定性。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要更加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而在疫后经济恢复过程中,宏观政策仍然需要对经济恢复保持必要的支持,要精准有效。同时应继续保持或者维护市场友好型的政策环境。
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复苏
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纪敏亦认为,中国经济有望重回潜在增长水平。在他看来,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素条件较为充足,有效需求恢复的势头日益明显,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疫情防控态势的转变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起效,有利条件正不断增多。
“前期以及明年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纪敏认为,外部环境也存在有利的一面。我国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保留了必要的政策空间。随着中美经济周期反转变化,我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空间将进一步增大,有利于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按照相关测算,乐观预计增速可以达到6%左右的水平。另一种就是相对不利的情形,经济增速能够达到4.8%左右已经不错。不过,对于明年经济增速有一个很重要的共识,就是“前低中高后稳”的复苏态势问题不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他建议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的目标设定在5%~6%的区间内。
拉动内需成明年经济复苏重头戏
“经济的弹性韧性已经到了新的极值状态。”刘元春表示,如何有效地释放二十大红利,有效地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予市场期待,实际上需要很多工作进一步夯实,进一步地实现大家的期望,转换成新动能和新的信心。
实际上,虽然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已成共识,但仍然面临多重风险与挑战。黄益平认为,从总体上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企业、家庭、金融机构等微观经济层面仍将可能相对困难的状况。同时,预计明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重压力”依然存在,中国经济仍将面临挑战。
管涛也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地低增长,一些国内金融风险有所集聚,比方说房地产企业的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因此明年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任务仍然非常繁重。同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产业外迁,还有“小院高墙”、“脱钩”、“断链”等风险,明年对中国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还会进一步显现。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中国宏观调控主要的政策,应该从三年前应对疫情,财政货币政策组合起来,把它的着力点,当时主要放到了保市场主体上,要转向既保市场主体,更多地又来拉动需求上。
对于需求依然有所回落,刘元春表示,其中根源很多,比如疫情、房地产复苏乏力,同时居民收入水平和未来预期的暂未好转。他认为,要从制度法律的层面,将一些国家的政策进一步稳固化,尤其是对两个毫不动摇。同时还要真正地出台改革方案,真正地在一些关键点上出台一揽子稳增长的政策,扭转目前收入和利润持续下滑的态势。
此外,黄益平认为,明年经济增长还要在投资上“做文章”,把在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调结构结合起来。要让制造业走向高端制造,支持新的制造产业的形成。要如交通、通信设施等领域的基建短板,这些均是我国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同时,还应超前布局新基建,尤其是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利的基础设施建设。
宏观政策应对经济恢复保持必要支持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宏观政策的支持。多位学者指出,明年宏观政策应对经济恢复保持必要的支持。
“财政政策要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祝宝良建议,明年财政赤字、专项债要继续增加。过去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的这些政策尽量保留,以此来稳定市场主体,避免增加企业负担。同时,要保持政府投资的力度,可以用贴息、政府基金等工具,拉动民间投资增加,利用好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共同为财政政策的实施加力提效。
对于货币政策而言,祝宝良认为,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应采取结构性工具,将信贷资源主要放在对小微企业的普惠贷款方面,这既是保市场主体又是稳定消费需求,甚至稳定一些投资需求。
管涛认为,今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然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总基调,特别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的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的协调配合。特别是在稳健货币政策方面,在2020年底的时候,还提到要保持宏观杠杆率的基本稳定。但在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再提,这意味着明年中国应该在宏观政策方面,对宏观杠杆率的上升容忍度进一步提高。
此外,纪敏表示,经济循环改善将有助于提升货币流通速度,货币、财政政策传导效果有望增强。实际上,经过三年持续有效的努力,疫情防控态势已迎来重大调整,整体经济活动尤其是消费将逐步恢复,产能利用率上升,供需衔接和经济环境会得到改善。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