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创新 详情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网 / 2022-12-23 15:10:07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12月17日,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以线上会议形式共同主办了第四届习近平党建重要论述研究论坛。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三百余位专家学者、党务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苗建明教授主持开幕式,他对参加论坛的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大家进一步深入学习、深刻阐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彰显学人使命、共谱时代华章。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院士代表中科院和国科大致辞。他指出,深入学习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是进一步深化党建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在新征程上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至关重要。他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对中科院和国科大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科院和国科大的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他希望与会人员紧紧围绕深入学习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展开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共同努力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
 
  加强党的建设 践行新时代使命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新时代十年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重大成果,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以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并结合自身研究专长作了极具思想性、前沿性的发言。
 
  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史党建研究中心主任王庭大研究员首先作了题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的大会发言。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的丰富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些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一刻不停歇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往开来、行稳致远。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教授表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很重要的原因是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从而实现理论上的创新。此外,我们党在进行理论创新之时,始终立足于中国实际又放眼世界,坚持胸怀天下,成为指引我们进一步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自我革命是保持党的性质、宗旨,坚守党的初心使命的根本途径。在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看来,要自我革命就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一是自我革命精神使得党拥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让百年大党更显风华正茂;二是自我革命精神促进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凡是人民群众满意和拥护的事情要尽力去做,凡是人民群众强烈不满和产生义愤的事情要坚决改正;三是自我革命精神坚定党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信心,全力消除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四是自我革命精神使党始终坚持勇于自我革命的坚定意志,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带来启发与机遇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人类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了新的经验和机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韩庆祥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维度是理论创新成果、实践的维度是探寻并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探索解决中国问题和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改中国对西方现代化潮流的被动防御为主动应对,对中国实现现代化具有开天辟地的决定性意义。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彰显出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懈追求,从指导思想、领导力量、中国道路三个根本方面掌握了历史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研究员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方面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创造人类新的文明形态。他表示,中国始终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变得公平,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就可以不断积累资金和技术,就可以为实现现代化提供越来越丰厚的基础。中国坚持正确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正在改变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秩序,对人类非常有益。
 
  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以鲜活的实践验证了新的现代化道路的可能性,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也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现代化、对外扩张的现代化老路,在理论层面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禁锢,从话语层面丰富了现代化话语的表达体系,提炼出一系列的现代化新概念,为开创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新的路径。
 
  在下午举行的五个分论坛中,与会学者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党建理论与实践”五个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论坛注重为青年学者搭建成长平台,在互动环节中,各分论坛的专家对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与会青年学者表示,本次论坛是一场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前沿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学术探讨,党的建设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坐在书斋里从概念到概念、不了解现实中党的建设具体工作也做不好相关研究,既要深挖理论,又要时刻关注发生在中华大地的伟大实践,做到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贯通。作者:张赛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