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稳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
经济日报 / 2022-11-17 13:15: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严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新征程上,必须牢牢站稳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创造人民满意的美好生活。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忠实信仰者和坚定实践者,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必须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依靠人民。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人民为师,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使全体人民都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建设祖国的美好未来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中去。汇聚起14亿多中国人民的磅礴之力,我们终将战胜追求幸福之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终将跨越追求幸福之路上的一切激流险滩。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更高水平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一方面,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必须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的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枝一叶总关情,幸福生活无止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牢牢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郑敬斌 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