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孟源北:筑牢忠诚拥护“两个确立”的思想基础 详情

孟源北:筑牢忠诚拥护“两个确立”的思想基础

南方日报 / 2022-10-13 14:51:28
 
  “两个确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要做到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前提是必须深刻理解其逻辑必然性。只有认识到其中的逻辑必然性,才能真正做到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拥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理解“两个确立”的必然性,要坚持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重逻辑相统一。
 
  理论逻辑: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理论逻辑是反映事物内在规定性和思维关联性的基本逻辑,反映了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在理论、历史、实践三个逻辑中,理论逻辑根植于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是对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演绎升华。我们理解“两个确立”的逻辑必然性,首先要回到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去,探寻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只有从理论维度认识“两个确立”的逻辑必然性,才能深刻认清“两个确立”的源和流,筑牢忠诚拥护“两个确立”的思想基础。
 
  在领导核心确立方面,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历史进步的双重主体作用,一是人民群众,二是领袖人物。除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肯定反映时代进步需求的领袖人物的积极作用。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毛泽东同志曾经形象地说,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吗?不,只有一个核心。这些重要论断,共同指向一个原则,那就是一个党、一个领导集体一定要有核心,一定要树立权威、尊重权威和维护权威。这为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指导思想确立方面,马克思主义始终注重用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马克思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毛泽东同志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这些经典论述,充分强调了革命理论在革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历史逻辑:传承了百年党史的经验启示
 
  历史逻辑是对过去实践活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概括,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历史轨迹。在理论、历史、实践三个逻辑中,历史逻辑是“过去了”的实践逻辑,是理论逻辑产生和发展的现实来源。我们理解“两个确立”的逻辑必然性,必须穿越时空回到百年党史中去,找寻其深刻的历史逻辑。只有从历史维度认识“两个确立”的逻辑必然性,才能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来龙去脉,坚定忠诚拥护“两个确立”的历史自信。
 
  在领导核心确立方面,我们党坚强的领导核心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在推进伟大斗争中确立并逐步巩固的。回溯党的历史,遵义会议召开之前,中国革命为什么会付出血的代价?原因就在于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党中央。遵义会议之后,我们党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走向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发展任务艰巨繁重,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党中央没有核心、全党没有核心,是不可能做到的。正是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把脉定向,全党9600多万党员和14亿多中国人民才有了“主心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才有了“顶梁柱”。
 
  在指导思想确立方面,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发现“抄作业”是不可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而需要“独立思考”寻找新路,后来逐步打破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束缚,抛弃“城市中心论”,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成功之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对于我们该往何处去、该如何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才有了思想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
 
  实践逻辑:根植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
 
  实践逻辑是对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概括,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基本现状和内在关系。在理论、历史、实践三个逻辑中,实践逻辑是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根源所在,是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统一体。我们理解“两个确立”的逻辑必然性,必须回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寻求其深刻的实践逻辑。只有从实践维度认识“两个确立”的逻辑必然性,才能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现实依据,夯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的实践支撑。
 
  在领导核心确立方面,只有确立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我们在面对惊涛骇浪时才能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从国际环境来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从国内环境来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各种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也会日益显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根本上说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掌舵领航。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不会一路坦途,可能充满荆棘坎坷。越是伟大事业、越是复杂关头,就越是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生动实践,是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最有力的论据。
 
  在指导思想确立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高高飘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关键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指引航向。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没有辜负中国,是因为它自身的科学性、真理性;中国之所以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指导。
 
  作者:孟源北(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研究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