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详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2022-10-10 11:04:10
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儿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尊重妇女、关爱儿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坚持妇女和儿童的主体性,充分肯定妇女和儿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妇女儿童观的核心内容。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汲取马克思主义妇女儿童观的思想资源,将妇女儿童事业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妇女儿童的重要作用,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政策措施,是马克思主义妇女儿童观在中国的新发展,推动我国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十分重视妇女和儿童的主体性,坚持人的价值和尊严,充分肯定妇女和儿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反对人的物化和异化。马克思提出:“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同时,保护儿童被视为无产阶级的社会责任,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在这些论述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正是基于这些深刻的洞察和充满人性光辉的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张将妇女儿童从压迫性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强调性别平等,为妇女提供公平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参与机会,为儿童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强调教育中认知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
 
作为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时起就高度重视妇女儿童的发展。1922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政党名义通过的妇女问题的决议。1927年开始的土地革命,把妇女解放置于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关键位置,指出妇女也是推动革命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妇女解放的方针政策,领导广大妇女展开多种多样的解放运动。儿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充分发挥了自主能动性,对革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33年,毛泽东在《长冈乡调查》中把农村老人“敬神”“叫魂”迷信扫除的原因归纳为:“第一,儿童团、少队的反迷信宣传,苏维埃的节省香烛钱运动。第二,儿童团(特多)、少队的直接干涉(抹掉她们的香烛)。”充分肯定了儿童的革命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得以在更大范围更全面地践行理想和使命,新中国的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广大受压迫的妇女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束缚中解放出来、重新找回了作为“人”的尊严。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之一,男女平等被写进《宪法》。传统的压迫性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对妇女儿童发展的桎梏被打破,中国逐步建立起较为健全的妇女儿童发展体系。中国妇女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参与机会得到了空前的扩展,中国儿童的健康水平和教育水平快速普遍提升。“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妇女能顶半边天”等理念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78年第四次全国妇代会提出“四个现代化需要妇女,妇女需要四个现代化”的号召。1990年国务院成立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1992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新中国第一部《妇女权益保障法》。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成为全球性别平等运动的一个里程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妇女儿童事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取得显著成效
 
在马克思主义根本宗旨的指引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儿童发展观。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妇女运动时代主题作出新的研判:“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也是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从制度、实践和目标三个维度阐释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内涵,强调“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在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每一位妇女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中国将更加积极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支持妇女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和梦想”“保障妇女权益必须上升为国家意志”。
 
“少年强则中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提出一系列关于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论述。他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鼓励少年儿童“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的重要论述,深刻剖析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道路方向和时代主题,回答了新时代妇女儿童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妇女儿童发展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时代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解决全球妇女儿童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
 
这十年,妇女全面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31个省(区、市)建立了性别平等评估机制,一些地方已将性别平等纳入地方立法。2021年,婚姻生活中女性遭受过配偶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的比例为8.6%,比2010年下降了5.2个百分点。女性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77.37岁提高到2020年的80.88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超四成,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妇女生殖健康服务水平都显著提高,被世卫组织评定为“全球十个妇幼健康高绩效国家之一”。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与男性的差距从2010年的0.8年缩小到2020年的0.6年。女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47.2%)比2010年高出1.7个百分点。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性别差距基本消除,各类高等教育中女生占比甚至超过男生。2020年城镇单位就业女性比2010年增长39.5%,女职工劳动保护得到大力加强。全国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女性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基层民主管理更加广泛。参加医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女性人数都大幅增加。
 
这十年,儿童健康持续改善,受教育水平和福利水平不断提高,成长环境进一步优化。2020年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严重致残的儿童出生缺陷发生率比2010年的下降幅度超过40%,五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生产迟缓率、低体重率分别比2010年下降了0.87、0.13、0.36个百分点,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接近或超过99%。各阶段教育迈上新台阶,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5.2%)比2010年提高28.6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2%)比2010年提高4.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2%)比2010年提高8.7个百分点。残疾儿童接受特殊教育的机会和康复服务水平也不断提高,孤儿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儿童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优化,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践行马克思主义妇女儿童观,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儿童事业发展道路,形成了宝贵的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经验。
 
(一)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全过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男女平等和落实儿童优先原则纳入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统筹推进。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写入施政纲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大力实施,确定的各项目标基本实现。2021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规划部署未来10年妇女儿童发展的新目标任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纲要组织实施、贯穿于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二)坚持把以妇女儿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
 
《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其精神主旨在中国的妇女儿童事业中得到了创造性的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聚焦妇女儿童发展短板弱项,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增加新领域新内容。面向发展需求,强调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和制度机制建设,强调重点保障特殊困难妇女儿童群体权益,妇女儿童保障范围在逐渐加大且具体。除了传统的健康、教育、社会保障等内容之外,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儿童发展还将“有效控制儿童近视”“防控青少年肥胖”“预防和干预儿童沉迷网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纳入儿童发展的保障范围之内。随着“共同富裕”目标被正式纳入国家政策体系,“所有人的发展”将进一步被强调。
 
(三)坚持突出妇女儿童主体性的全面发展理念
 
马克思主义妇女儿童观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性,我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十分注重发挥妇女儿童的主体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突出引导支持妇女积极发挥“半边天”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参与共建共治共享。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发展素质教育”,到最近的“双减”政策,促进儿童自由全面发展正从理念付诸实际政策行动。对儿童发展的强调也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学习和劳动相结合、学习和技能培训相结合,扩展到新时代更多的发展维度。
 
(四)坚持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加大顶层设计力度,将更多妇女儿童纳入政策范围。为特殊妇女群体提供各个领域参与机会,为没有被纳入到现有儿童政策体系,享受不到儿童发展公共服务保障的儿童群体建章立制。使每个妇女儿童通过国家妇女儿童发展项目能全面发展并享有适当的公共服务,保证全体妇女儿童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同时,强调妇女儿童发展体系是适度普惠,是一个渐进发展过程,充分兼顾中国在不同发展时期的财政能力、人口结构、收入水平、市场化程度、区域发展差别、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水平等特征,妇女儿童发展政策体系的完善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五)坚持充分发挥组织建设的引领作用
 
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组织机制和完善的治理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开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推动形成“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的新工作机制,为完善妇女、儿童治理体系提供了组织保障。
 
(六)创造性地发挥家庭在社会关系与生产中的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家庭关系作为基础性社会关系,具有突出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建设。他指出,“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妇女儿童是亿万家庭的重要成员,创造性地发挥家庭在社会关系与生产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妇女儿童观在中国的新发展。
 
(七)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
 
根据民政部全国社会组织管理平台的信息,目前从事妇女工作的社会组织共有886家,从事儿童工作的有4203家。其中,从事妇女工作的基金会48家,从事儿童工作的基金会89家。希望工程、母亲水窖、春蕾计划、免费午餐等公益慈善项目的发展,见证了社会力量对妇女儿童事业的参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长期聚焦原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以儿童发展为重点,深入开展“母乳喂养提升计划”“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计划”“一村一园:山村幼儿园计划”等一批上符合中央决策、下增进百姓福祉的民生项目,2009年至今,项目逐步覆盖13个省份的34个县,每年服务10万婴幼儿,为4500名在村妇女提供持续专业培训,并聘任为育婴辅导员或幼教志愿者就近上岗。“一村一园”项目使8万多名幼儿家长解放了生产力,其中大部分为女性。基于扎实的实践和研究,为云南省、四川省和贵州省实施“一村一幼”加快普及农村学前教育,提供了决策支持。2021年,基金会与贵州省合作,在毕节建立全国首个欠发达地区儿童发展综合示范区,将为乡村振兴提供相关决策依据,为国家发展奠定人力资本基础。
 
(八)坚持以系统观念推动妇女儿童事业
 
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将妇女儿童事业放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格局之中,对妇女儿童事业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党和政府充分把握妇女儿童群体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注重全面、辩证、协同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辩证地认识妇女儿童群体的发展需要,在落实男女平等过程中,正确认识妇女与男性的关系,始终坚持从两性协同合作的角度出发推进工作。辩证地看待妇女儿童群体内部发展的差异化,着重关注特殊妇女儿童群体。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协调、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妇女工作机制,坚持协同推进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实现了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规划、同落实。
 
(九)坚持共谋全球妇女儿童共同发展之路
 
妇女和儿童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妇女儿童自身的发展与全球发展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妇女事业发展离不开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离不开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坚持推动全球妇女儿童事业合作,积极支持联合国把妇女儿童工作放在优先位置。2015年中国倡议召开了全球妇女峰会,并提出了一系列全球合作倡议。2020年中国提出将继续加大对全球妇女事业支持力度。2020—2025年,中国将再向联合国妇女署提供1000万美元捐款。
 
新时代新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来源于党的全面领导,来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来源于党中央对妇女儿童发展本质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占我国人口数量大半的妇女儿童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建设者。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妇女儿童群体的伟大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是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提高妇女儿童群体政治站位。引领妇女儿童群体听党话跟党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妇女儿童群体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妇女儿童伟大作用,共筑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妇女运动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时代主题,应充分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推动妇女带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营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为下一代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人,引领儿童群体健康成长,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使广大妇女儿童群体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共同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者。
 
三是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和发展的高度把握妇女儿童的作用,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全面进步,为世界文明提供中国智慧。2020年12月,在联合国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这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妇女作用的前瞻性思考与战略性指引。中国妇女儿童发展事业不是照搬某个国家的模式,而是结合中国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总结中国在妇女儿童发展和反贫困领域的经验,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智慧,有助于向世界广泛宣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
 
四是以落实“新两纲”为抓手,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谱写妇女儿童事业新篇章。《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为未来十年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落定了路线图。目前,我国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协调、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妇女儿童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妇女儿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力量在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补充作用。随着《慈善法》的颁布,国家更加重视对公益慈善等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和管理,应以推动落实“新两纲”为抓手,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形成全社会重视妇女儿童事业,共同推动妇女儿童事业的良好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妇女儿童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为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规划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目标也更为远大。更加积极地发挥妇女儿童群体在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必将推动我国妇女儿童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更加伟大的篇章!
 
(执笔:张来明 方晋 陈国堂 朱美丽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