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会对货币政策的选择产生影响?
2022-09-02 14:56:26
当前,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国内近期也出现疫情散点多发等超出预期的突发因素,政治、经济、社会变化和疫情交织,既有短期波动,又有长期和结构性问题,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年我国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和社会七个方面政策作出了部署。其中,宏观政策位居七大政策之首,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手段,更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必须运用好的关键工具。如何准确预判形势并有效应对?2022年我国宏观调控面临哪些困难与挑战?宏观调控的思路和部署有哪些特点?货币政策面临哪些问题,又将如何调整?
1、提前发力的结构性宽松政策
不考虑宏观政策刺激的情况下,2022年经济内在的增长大概率处于潜在增长速度之下,物价水平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从逆周期的需求管理工具角度看,货币政策有宽松要求。但2022年又在相当长时间内仍面临“供给冲击”,包括疫情引发的,也包括全球产业链调整导致的,还有一些供给短缺因素,货币政策面临一定时期的“供给约束”。平衡“需求收缩”和“供给冲击”,要求以结构性政策为主推动货币政策宽松。
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不一致也会影响我国货币政策选择。美国通胀率较高,导致市场通胀预期较强烈,引发美联储较大缩表力度和市场强烈的加息诉求和预期,共同推动美国市场利率快速上扬,引发资产市场价格的调整和美元的相对疲软。这既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潜在的风险威胁,也给采取了更加市场化汇率制度的我国更大的“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空间。
此外,房地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行业管理政策和一些基于长期战略的政策调整,既为宽松货币政策提供了较严格的长期和市场约束,但也影响了市场信用扩张的能力。在预期较弱的市场氛围和美国资产市场调整的环境下,我国需要尽快引导市场预期,调整市场行为以夯实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为此有必要充足和提前发力,更需强调前瞻性。
2、货币政策效果高度取决于解决货币宽松与信用创造能力不足间的矛盾
2021年底我国央行已开始“提前发力”,降准、扩大公开市场的基础货币投放规模、降低再贷款、LPR、回购市场等利率,创设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将疫情期间推出的两项直达工具改为市场化手段。但受市场预期、需求状况和政策传导时滞等影响,目前效果仍较有限。较能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活跃程度的M1同比增速仅略有上升,2021年12月底仍处于3.5%的低水平增速,2022年1月份同比增速降为负数,季节性调整后也仅增长2%,社融和信贷增量中较多政府和短期信贷支撑。
在“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市场环境中,特别是坚持长期目标约束、严格行业监管和存在一定风险暴露的环境中,货币宽松到信用扩张的传导机制并不通畅,需要极力避免人民银行刘国强副行长提到的“信贷塌方”。
2022年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并不容易,至少需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注重货币政策与财政、发改和激活市场活力相关的改革、政策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主要为这些改革和政策创造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二是货币政策需从“负债方”走向“资产方”,“主动发力送水上门”,创设和使用更多带有一定财政功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具有激励性的金融改革。
3、流动性合理充裕需充分考虑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当前我国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是充裕的。但为了确保2022年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不仅要关注经济下行和可能的风险暴露引发的常规性流动性冲击,还需特别关注近些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致市场流动性需求和供给机制的结构性变化。
如2021年是理财新规过渡期结束的时点,加上近些年金融管理部门加大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了大量对市场运行有长远影响的法规。这有利于市场的规范发展,但也推动了市场现有结构的调整。通过“非标”接续流动性的传统做法受到了极大限制,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供给的灵活性下降。特别是刚刚公布的《地方金融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地方金融组织”不能跨省经营,而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等业态在现实中却是广泛跨省经营,这是符合这些业态内在规律的经营模式。条例一旦通过并执行,必然导致他们经营模式合规性调整,会引发市场流动性的结构性冲击。
又如房地产开发业务大体雷同,全国性房地产企业大都跨省、跨项目平衡资金。在强化各省管控风险主体责任的环境下,会强化区域性资金的保障要求和管理,而这又会带来流动性的额外需求。2013年我国曾发生过“钱荒”,事后回顾发现,主要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是充裕的,但都担忧未来可能的流动性紧张,增加了预防性的流动性储备。出于谨慎增加预防性流动储备的个体理性,却引发了全市场流动性紧张。
再如近些年地方政府的目标和行为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在土地收入大幅度下降、土地资金规范管理、坚决遏制地方隐性债务和金融行为规范的背景下,地方流动性供需机制也将发生结构性变化。
总之,结构性改革将引发内在机制和主体行为模式的改变,会对市场带来持续的结构性冲击和调整。央行作为最终流动性的供给者,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需充分预见流动性的结构性变化,更需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创设相应的工具应对和及时对冲。
4、需密切关注汇率异常波动和跨境资金流动
2022年以来,央行已两次降息,中美利差缩小,但降息当天,人民币汇率均出现一定幅度跳升。近些年出现过两次美国紧缩、我国放松的货币政策不一致,人民币汇率均出现贬值。人民币汇率与历史和理论描述有所异常的表现,市场已有各种分析,基本上都是归结于巨额的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市场资金流入。但这些因素近期都持续存在,降息当天的跳升可能反映出其他信息。我认为至少反映了两个额外信息。一是反映市场普遍认为我国降息是走在“正确轨道”上。我国2021年的货币政策执行结果是微观企业的信用偏紧。当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降息有助于稳定经济和缓和信用扩张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纠正了2021年在微观主体结果意义上的偏紧货币政策。二是反映了在美国资产市场承压环境下,市场对风险的关注超过对利差的关注。市场利率的不同走势对中美市场风险的影响方向是不同的,美国市场利率上升增加了资产市场风险,我国市场利率下降减少了宏观经济风险。从提高风险收益的角度,短期内增加中国资产配置是有合理性的。
但我们仍需密切关注202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和跨境资金流动背后的逻辑及其变化。美国当前的资产市场是与美国长期低通胀和超低利率环境相适应的。美国通胀预期高涨,美联储加速加息,都将推升市场利率,从而会引发资产市场的适应性结构调整。调整期间,为我国采取“以我为主”的结构性宽松货币政策提供了难得的空间和时间。不同的美联储政策调整特别是加息速度和幅度,和资产市场调整的深度和长度,将对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改变市场经济金融环境,影响判断和政策选择。人民币汇率和跨境资金的方向和规模,将高度依赖于中美两国政策和市场调整的时间和规模。
汇率贬值和跨境资金流出对金融体系的影响较刚性。考虑到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和可能的风险暴露,以及我国2021年的经常账户顺差有相当部分与疫情带来的全球供需不平衡恢复有关,是临时性的转移,会在2022年回归正常,因此更应该高度重视可能的贬值风险,保持汇率在合理区间内的相对稳定。
作者:陈道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