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异地就业人口社保可转移接续 详情

异地就业人口社保可转移接续

经济日报 / 2022-08-08 22:20:4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险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国统筹能力不断增强,社保转移接续惠及更多流动人口,为更多异地就业和灵活就业人员解除参保后顾之忧。
 
近年来,我国针对异地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关系登记和转移接续工作体系不断完善,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安排也不断健全。人社部于2010年和2016年分别发布《关于印发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具体问题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问题的通知》,对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地、缴费信息历史遗留、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等问题作出规范,进一步保障跨省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2018年,我国开始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2019年,全国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上线。2020年末,全国已有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省统筹。2021年,国家医保局办公室与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对各类人群参保和医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作出规定。同年7月,人社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可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各地在推动异地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加快改革灵活就业人员就地参保户籍限制等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各地加快上线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统筹信息系统,为异地就业人员社保转移接续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上半年,安徽、河南、湖南等省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上线运行。这些省份的各级社保经办机构、信息化综合管理部门克服疫情影响,完成了数据整理、系统改造、部省联调、上线切换、测试培训、系统试运行等一系列任务,目前各类线上、线下社会保险服务渠道全部开放。其中,安徽省运行第一周累计办理业务247万笔,河南省开通系统首日受理业务66605笔。
 
二是加快社保经办服务“放管服”改革,提高了异地就业人员社保转移接续服务效率和质量。比如深圳、南京、杭州等地建立15分钟社保“服务圈”,推动社保经办服务“网上办”“码上办”“一次办”等,减轻群众办理社保负担。重复信息不用填、异地业务不用跑、办理时限再缩短,群众社保事务就近办、线上办、快速办等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加大面向异地就业人员的政策宣传,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从“就近可办”到“上门帮办”,不断优化企业、群众的社保办事体验,推进社保登记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
 
三是加快破除灵活就业人员当地就业参保户籍限制。比如浙江省2021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户籍限制,规定在该省就业的法定劳动年龄段内灵活就业人员,按照自愿原则,可按规定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外省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在省内就业地办理就业登记后,可在就业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在全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选择缴费基数,使社保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我国不断完善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街道)的五级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不断提高社保转移接续服务精细化程度和办事效率,紧盯群众在社会保障方面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大大提升了异地就业人员享受社保待遇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钱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室副主任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