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尚需继续发力
中宏网 / 2022-08-01 17:02:48
2022年上半年已经收官,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2022年上半年国际经济运行情况,在新冠疫情以及俄乌战争等不利因素持续冲击下,我国上半年经济增长先降后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恢复性增长,成绩得之不易。
纵观2022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有几大亮点。首先,宏观经济增长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了快速复苏。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8%,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但二季度经济增长不仅实现由正转负,而且增速达到3.2%,表明中国不搞大水漫灌、重在精准发力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良好效果。其次,产业安全形势向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农业方面,上半年我国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夏粮、油菜籽、牛奶、禽蛋等农副食品产量均保持增长,生猪产能在持续恢复。在工业方面,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但六月同比增长4.8%,显示出较好的复苏势头,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实现增长4.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8%,工业增长效益稳步提升;在服务业方面,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6.6%,说明线上经济增长持续活跃。再次,出口增长好于预期,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尽管受疫情冲击,上半年货物进出口同比下降3.2%,但二季度接近实现正增长,仅同比下降0.2%,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机电等优势出口产品出口比重继续提升,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由5月份同比下降1.4%转为增长2.6%。表明出口增长稳步复苏,最后,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撑力度不断加大。银行对制造业贷款所占比重持续上升,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都有所提升。
上半年尽管我国宏观经济实现正增长,但是增长基础还不稳固,宏观经济运营风险仍然不容忽视,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疫情对宏观经济的潜在风险尚未完全解除。尽管上海已经阻断了新冠病毒在社会面的大面积传播,但是全国各地零星感染病例仍然在暴发,中高风险地区持续增加,国民经济循环受阻在短期恐将难以完全消除;第二、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其中,除了第一产业增长3.8%之外,第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下降8.3%和下降1.0%,尤其是民间投资下降7.3%,显示民营经济增长信心不足。第三、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地方政府收支压力持续增大。受土地出让收入拖累,上半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796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4%,但政府性基金支出却达到527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5%,地方政府的收支缺口持续扩大。第四,经济增长伴随发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刺激政策制约因素增多。二季度经济受疫情影响严重,中央加大专项债发行以及对地方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其中,仅6月份稳增长政策加码,新增1.37万亿创纪录专项债,并调增8000亿政策性银行信贷,月末国常会又增加3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作项目资本金,如此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力度也进一步加重了政府的债务负担,且存在引发严重通胀的风险。
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压力仍然巨大。考虑到2022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履职开局之年,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一方面,下半年需要继续保持一定强度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力度,确保经济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比重,加大科学技术研发强度,不断提升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要有效管控房地产市场潜在风险,建立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平衡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实现我国十四五经济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叶茂升,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