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会议释放哪些信号? 详情

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会议释放哪些信号?

2022-05-26 02:24:03
 
文字 | 杨欢 刘艳美
 
据央视新闻消息,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李克强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方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力应对今年困难挑战,做了大量有成效工作。但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一些经济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保护经济韧性,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李克强说,要确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上半年基本实施完成,国务院常务会确定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5月底前都要出台实施细则。解决两难多难问题是对行政能力的考验。要在防控好疫情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防止单打一、一刀切。
 
各地在助企纾困上政策能出尽出。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用市场化办法、改革举措解难题。国务院将对地方政策落实和配套开展督查。各地二季度经济主要指标将由国家统计部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公布,国务院对相关工作情况予以通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结合地方政府消息来看,这场以“稳住经济大盘”为主题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已经通知到了各省、市、县(区)。目前,湖北、浙江等多省市已经召开会议,部署贯彻落实措施。
 
事实上,3月以来,国内疫情多点频发,涉及多个经济重镇。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令经济运行遭受较大冲击。
 
此前,国家统计局曾罕见地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题,概括4月经济运行情况。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新增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急剧放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均显著下挫【猜你想看:重点城市最新财政收入数据:谁表现低迷,谁逆势增长?】。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从财政、金融、投资、消费、产业链、能源、就业和房地产等方面,进一步部署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与此同时,各省市也积极发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1、“稳”
 
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消费构成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经济要稳住,重在稳内需。
 
从历史经验看,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是应对短期经济困难最管用的快招。近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密集部署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猜你先看:中央再提“适度超前建设”,哪些省份冲在最前面?】。
 
日前召开的国常会明确,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引导银行提供规模性长期贷款。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支持发行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政府拉动投资的重要工具,此次国常会再次对专项债作出新部署,要求今年专项债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支持范围扩大到新型基础设施等。而此前,国务院的要求是今年3.6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在9月底前发行完毕。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各地已发行新增专项债约1.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万亿元,提速明显。而在近期财政部部署加快发债背景下,专家普遍认为,6月底前地方基本能完成全年专项债发行任务。
 
在此背景下,各地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国金证券统计显示,截至5月13日,26个省市省级重大项目计划当年投资11.8万亿元、可比口径的20个省市同比增长10.1%,其中近70%为在建项目。
 
不过,仅靠基建投资让内循环完全畅通起来,显然不够。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指出,“疫情冲击下,着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更为关键。”
 
2021年,消费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4%,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日益显现。不过,受疫情影响,今年1-4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4月同比下降11.1%,连续两个月负增长,且为近一年来单月最大降幅。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围绕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等方面,提出20条促消费“实招”,全面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持久拉动力。
 
2、“策”
 
地方层面,各地正在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方式,不断挖掘新型消费潜力。同时,数字消费券正成为各地促消费的有力的政策工具之一。仅今年1—4月,全国已有至少20个省市先后发放总额超过34亿元的消费券。
 
这其中,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资金投入规模相对较大——自4月1日佛山宣布发放1亿元消费券以来,包括广州、深圳、东莞、肇庆、清远、湛江、惠州、汕头、茂名、阳江等多地陆续跟进,发放城市数量远高于其它省份。
 
从发券金额来看,广东出手“阔绰”,各市已发和拟发的消费券总额超10亿元,成为发放消费券城市最多的省份之一。此外,北京、福建、浙江、云南、海南、辽宁等省市发放消费券金额超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促消费政策相比,本次政策着力点更加精准,围绕汽车、家电等重点大宗消费,指出明确政策鼓励方向。
 
汽车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主力,汽车零售额在社会零售总额中占的比重常年维持在10%左右。
 
然而受疫情影响,今年4月中国汽车产销呈现明显下降,环比分别下降46.2%和47.1%,同比分别下降46.1%和47.6%,为近10年以来同期月度新低。
 
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超过16个省市颁布汽车消费支持政策,覆盖广东、山东、湖北等省份及南昌、义乌、宁波等市区。
 
具体来看,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增加小客车指标、购买新车或者新能源汽车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推出不同形式的消费券或直接让利等。
 
例如,山东预计将投入消费券资金5亿元,发放汽车消费券15万张,在全省同步展开,16市城乡居民均可按需申请;湖北将实施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8000元/辆、购买燃油汽车的补贴3000元/辆。
 
3、“准”
 
政府发放消费券,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短期消费、恢复消费信心;另一方面通过对商家的间接补贴,可以增加商家短期收入、缓解疫情期间经营压力。
 
国泰君安近期发布的相关研报显示,消费券具有一定的“乘数效应”,每投放1元的消费券,大约可产生2-3倍的直接消费乘数。
 
一个例子是,今年初,东莞发放了500万元的文旅体消费券,实际核销435万元,核销率87%,关联消费总额约1200万元,直接消费乘数达到2.75倍,短期效果显著。
 
在目前复杂的环境下,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已经成为应对内外部挑战的重要措施。但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地方对消费券的发放和使用尚处于探索阶段——
 
此前有观点指出,从覆盖人群来看,消费券在设计上多为“人群普世型”,并未向困难人群过多倾斜,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消费场景、数字化程度较低等因素影响,一些农村县域等下沉市场的消费者被忽视了。
 
因此,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规范与优化消费券的发放和使用,特别是要在消费券发放的精准、普惠等方面巧做文章。
 
也有不少经济学家呼吁,下一步财政支出可以加大对企业和居民个人的直接补助,尤其低收入人群、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和员工等。
 
目前一些经济发达、财力较为雄厚的地区已开始补贴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
 
以北京朝阳区为例,当地政府已购买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保险,对根据政府疫情防控要求停工停产的小微服务型企业,可申请保险赔付,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受影响员工可按每人每天100元、最长21天进行赔付。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发钱具有补偿的性质,发消费券则有刺激经济的作用。
 
要观察冲击是对某些特定行业产生影响,还是对整个地区的经济产生影响。如果影响是普遍性的,应该发现金;如果对特定的行业产生影响,比如说服务业,则考虑发放消费券,对特定行业进行刺激。
 
他建议,应该给疫情期间所有处于封控状态的人,不分年龄、性别、身份(比如户籍)发现金。如果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可以考虑主要发给家庭里的劳动力人口,因为疫情的防控主要造成了劳动收入的损失。
 
文章来源: 城市进化论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