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数字友好城镇”和“数字友好乡村”建设
光明网 / 2022-05-09 17:44:36
“数字友好城镇”和“数字友好乡村”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转型升级过程中,顺应数字文明时代生产力变革要求而重新构建起来的农村、农业和农民新生产生活单元。其核心内涵是以三农为中心,以数字友好理念和数字友好技术相驱动,实现县城-集镇-乡村联动和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新型城镇数字化发展和科技化、普惠化、要素化、市场化、智慧化、民主化、法治化,并最终以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文化建设及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数字友好城镇”和“数字友好乡村”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中心,以发展乡村生产力为目的,根据数字文明时代的特征趋势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去助力实现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生产生活单元。
“数字友好城镇”和“数字友好乡村”是数字技术带来的通信、物流、组织的变革,使得个人和家庭成为了世界产业链中的有机环节。是产、学、研、用、展、销、运Web3.0式的模块化、伸缩化、生产化、产品与服务相融合的复杂经济组织与价值创造单元。是具有丰富的数字公共产品供给如数字教育、数字图书、数字文化娱乐、数字医疗、数字养老、广播、应急服务等公共产品供给的数字生活聚集区。是发挥比较优势,运用数字基础促进优势产业创新、经济内生增长、低碳生态循环一体化、经济驱动现代重组的创新型经济体。是真正双循环市场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是参与全产业链协同的重要组成成分。例如种子新品种、医药、皮卡下乡、光伏发电、农业生态旅游、订单农业等等。是尊重乡村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文化特色、产业基础和功能定位,率先建设以县城为枢纽带动乡村建设、以点及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与生态发展新团组。
双碳愿景下的“数字友好城镇”和“数字友好乡村”建设
能源和碳汇方面是双碳背景下“数字友好城镇”和“数字友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机遇。乡村振兴战略核心应为将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以“富碳农业”价值链为基础参与经济循环,从而切实带动乡村经济及整体经济的发展。通过开发“数字友好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实现“清洁能源工业+富碳农业+休闲农业”的三产融合,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打造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采用桑竹一体化理念来发展富碳养殖产业。又如光伏发电可以降低碳排放,农村林场、草原可以构成碳汇交易,农村可以试点石墨烯用作建筑材料的添加剂,助力绿色建筑和减少碳排放。积极开展先进减排固碳技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环保、安全高效、减量控害、生态安全的农业模式,加快培育绿色富碳农业,同时搭好大平台,建立碳排放数据监管平台和碳汇减排数据库,提升多领域多维度碳排放检测能力。要打造“智慧的绿色”,以数字友好理念和数字友好技术为支撑,指导乡村产业布局与资产优化方案配置,创建碳汇减排创新技术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立“能源+农业”示范基地和“富碳农业”示范区,探索数字友好农业和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
“数字友好城镇”和“数字友好乡村”是“以人为本”社会生态和以“数据趋动”的数字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更加注重保护及提升农民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利益,与农业现代化及降低城乡差异相辅相成,强调在数字发展、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文化意识与思想行为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数字友好城镇”和“数字友好乡村”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规划研究。县城-城镇-乡村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有全球视野,要在“数字化、全球化、友好型”的原则下使城乡建设规划始终处于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一盘棋中,杜绝城市建设无序、城乡发展步调不统一、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途径研究。实现的途径、方式、模式及资金渠道应当是多元的。
功能研究。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立足于地方优势与国内国际经济循环发展机会之中,“数字友好城镇”和“数字友好乡村”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以产业生态的逻辑做大做强做优城镇产业。
生态研究。包括生态资源、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的集约化、数字化研究。特别是土地、水、生物资源的集约规划、集约建设和集约管理。要推进适度规模的城镇化及宜居乡村。努力发展生态绿色小城镇经济,培养数字、能源、智能化和碳汇方面的改革。
优势研究。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数字友好产业发展模式,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乡村地区进行产业生态辐射,进而通过“数字友好城镇”和“数字友好乡村”发展所带来持续增长的现金流及不断扩大的产业生态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
多样性研究。鼓励突出个性。城、镇、乡和村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和乡村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人本研究。围绕“人”展开,树立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民服务”的功能。具体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和乡村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而提升地方经济的活跃度。
城镇联动研究。把县城的发展、小城镇和乡村振兴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以数字友好方式形成城-镇-乡-村的有机管理与联动,优化资产配置与产业布局,提升人力资源水平。
城乡互补研究。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产业协同、利益整合、良性互动的局面。市带县体制也好、城乡一体化也好,其真正目标都是要走活城乡数字化协同发展这盘棋,使农村成为城镇发展的有力支撑与坚强后盾,使城镇成为农村融入经济循环的效率通道,从而形成城乡产业链协同、经济与文明水平全面进步的发展环境。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