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产业景气指数发布 产业链循环畅通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
经济日报 / 2022-05-06 14:04:24
《中经产业景气指数(2022年一季度)报告》今日发布。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工业景气相对平稳,工业生产和销售实现较快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加之俄乌冲突加剧,石油、天然气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面对不利冲击,我国出台一系列助企纾困、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措施。随着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工业景气保持相对平稳运行态势。一季度,中经工业景气指数102.2,比去年四季度微降0.2个点。构成中经工业景气指数的6个指标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速有所加快,用工人数同比由降转增,生产、销售、效益和出口同比增速不同程度放缓。
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监测的11个具体行业中,3个行业景气指数上升,1个行业持平,7个行业回落。从医药、IT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行业来看,国内疫情频发对医疗物资的需求保持在较高水平;另一方面,我国药品集采常态化促使医药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高端制药进入快速成长期。综合来看,医药行业仍处于景气区间,但相较于前两年的快速增长有所回落。数据显示,一季度中经医药产业景气指数为100.3,比去年四季度回落4.0个点。我国持续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着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与之相关的IT设备制造业景气保持在较高水平。一季度中经IT设备制造业景气指数为100.6,与去年四季度持平。
从汽车、服装等消费性行业来看,我国经济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加之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力度加大,消费总体呈持续恢复态势。其中,汽车行业受国内疫情、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一定冲击。然而,我国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仍然强劲,一季度中经汽车行业景气指数为100.0,比去年四季度微升0.1个点。在北京冬奥利好、RCEP红利释放、美欧等主要经济体订单需求回升等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下,纺织行业产销超预期增长。一季度中经服装产业景气指数为100.5,比去年四季度上升1.0个点。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行业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与此同时,受国内疫情频发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放缓,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有所减弱。整体来看,除化工行业景气指数略有上升外,煤炭、石油、电力、钢铁、有色等能源原材料行业景气指数不同程度回落。数据显示,一季度化工行业景气指数为102.4,比去年四季度微升0.1个点;煤炭、石油、电力、钢铁、有色、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05.1、101.7、100.2、100.6、101.5和99.8,分别比去年四季度下降1.1、0.9、1.0、3.2、0.6和1.7个点。
从生产看,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比2021年全年增速回落3.1个百分点。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比前两月增速回落2.5个百分点。
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高技术制造业以及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支撑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数据显示,1月至3月,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2%和8.1%,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分别高7.7个和1.6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制造业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从产品看,与新能源、智能化相关的新兴产品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多晶硅、光伏电池、单晶硅、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7.6%、24.3%、24.0%和10.2%。
工业企业销售增长较快
在国内经济恢复性增长、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工业企业销售保持较快增长。1月至3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7%,比2021年全年增速回落6.7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除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外,其余行业均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受煤炭、石油、钢铁、有色等能源原材料价格再次上涨影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0.8%、24.5%、24.1%和24.4%,均高于工业整体增长水平。钢铁行业受冬季限产、市场需求偏弱等短期因素影响,营业收入增长相对较慢,为2.1%。医药行业营业收入在去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3.5%的高基数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再次增长5.5%。装备制造业内部各子行业销售走势分化,在能源领域投资加速推进带动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同比增长23.9%,比全部工业高11.2个百分点;而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装备制造业受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等因素影响,营业收入增速不同程度放缓。汽车行业受成本上升影响纷纷上调售价,对终端市场需求产生一定影响,1月至3月汽车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9%,比2021年全年增速回落5.8个百分点。纺织服装行业因订单需求增加、成本价格上涨,营业收入增速在2021年逐月回落后再次回升,同比增长9.3%,增速比2021年全年高2.8个百分点。
全球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稳定的生产秩序继续发挥弥补全球供给缺口的优势,出口实现平稳增长。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5.2万亿元,增长13.4%;进口4.2万亿元,增长7.5%。从出口结构来看,一般贸易占比继续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更加紧密。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出口3.3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62.7%,比上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对美国、欧盟、东盟、日本分别出口0.88万亿元、0.86万亿元、0.75万亿元和0.27万亿元,分别增长14.3%、21.0%、10.0%和6.1%;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占整个出口比重为31.4%,比2021年全年的占比提升1.1个百分点。
不同行业利润增长有所分化
原油、天然气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推动国内相关产品价格持续上升,同时受疫情影响,物流跨区流通难度加大,进一步推升物流成本。数据显示,工业品价格自2月开始环比上涨加快。1月至3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上涨0.5%和上涨1.1%;同比分别上涨9.1%、8.8%和8.3%。从构成看,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由环比下降转为环比上涨,生活资料价格温和上涨。1月至3月,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上涨0.7%和上涨1.4%,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为持平、上涨0.1%和上涨0.2%。
分行业看,1月至3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品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6%、10.4%和14.1%,石油加工业产品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4%、5.0%和7.9%。国际能源供应紧张对煤炭产品价格产生影响,1月至3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下降3.5%、下降2.4%和上涨2.5%。在能源价格上涨推动下,钢铁、有色、化工等原材料行业产品价格再次上涨。1月至3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品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9%、上涨0.7%和上涨1.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品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8%、2.0%和2.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品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3%、上涨1.0%和上涨1.8%。受锂电池等汽车核心零部件价格上涨影响,汽车行业产品价格呈小幅上涨态势。1月至3月,汽车制造业产品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为上涨0.1%、上涨0.1%和持平。
工业企业利润在2021年全年同比增长34.3%的高基数水平上呈增长态势。1月至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5%。
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5个行业不同程度下降,1个行业减亏,1个行业持平。其中,价格再次上涨的煤炭、石化、有色等能源原材料行业利润保持快速增长态势。1至3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9.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51.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2.9%。受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企以及同比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医药、汽车制造业等行业利润总额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1月至3月,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8.9%和11.9%。
一季度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为6.3%,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在中经产业景气指数重点监测的11个行业中,煤炭、医药等行业销售利润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分别为25.9%和15.1%;石油、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销售利润率超过工业整体水平,分别为9.3%、9.2%和6.7%;有色、IT设备制造、服装、电力和钢铁等行业销售利润率在5%以下。从销售利润率变动情况看,煤炭、有色、纺织、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等4个行业利润率分别上升11.5个、0.9个、0.1个和0.1个百分点,石油行业持平,其余6个行业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电力、医药、钢铁行业下降幅度相对较大。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增强有效性,加强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有效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
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加快专项债发行速度,全年拟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债券3.65万亿元,分两批下达,去年底提前下达额度1.46万亿元,截至3月末已发行1.25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6%,第二批专项债额度也于3月底下达,9月底前发行完毕;在保证财政支出强度的同时,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减税退税规模约2.5万亿元,特别是实行大规模留抵退税,全年约退税1.5万亿元。
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实体经济,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4月2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同时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为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十四五”时期102项重大工程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节能降碳等领域投资力度加大,企业投资信心进一步恢复。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4872亿元,同比增长9.3%,比2021年全年增长速度加快4.4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产业和民生补短板领域投资提速发力。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和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7.0%、16.2%,比2021年全年增速分别高9.9个和5.5个百分点。在社会投资回升带动下,一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3%,比2021年全年增长水平上升4.9个百分点。其中,能源行业投资力度加大,与之相关的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快速回升,一季度分别增长19.0%、19.3%。从制造业来看,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的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均在20%以上。
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但也要看到,国内疫情引发供应冲击以及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对需求侧的影响,均对企业订货造成不利影响。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的新订单指数为48.8%,比2月份下降1.9个百分点,再次降至荣枯分界线以下;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比2月下降1.8个百分点,由去年10月份以来的逐步回升再次转为下降。
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增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契机,加强地区协作、深化部门协调、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不断提升工业经济的运行效率;以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为重点,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复工复产,引导龙头企业发挥“链主”保链稳链作用,精准帮扶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关键,推动企业、科研单位加大研发力度,围绕工业基础、重大技术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强技术攻关,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新材料等领域打造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报告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联合编制)
作者:中经行业发展研究课题组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