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方面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
2022-05-05 14:32:36
一是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报告》指出,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当前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时常还面临着市场萎缩和原材料涨价的双重困境,减税降费政策对这类企业的优惠扶持力度尤其明显,企业在利用好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的同时,更需要强身健体、练好内功,做强做优做精主业。《报告》提出,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2019年4月后我国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但规定了严格的退税条件,带来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退税困难、资金周转压力大等问题,这一举措有利于缓解对企业资金占用问题,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和技术设备升级,带动稳投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报告》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资金是企业运营的命脉所在,疫情冲击使部分中小微企业营收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其还要承担房租、水电等刚性支出,资金流面临较大挑战。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为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降下“及时雨”,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迫在眉睫的融资难题。《报告》提出,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信息联通,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目前,我国涉企信息共享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2022年我国将完成税务、电力、海关等涉企信息共享任务,进一步降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取涉企信息的成本,助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是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报告》提出,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据国家统计局信息,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目前已经达到2亿人,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灵活用工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创造了就业机会,在疫情时期对保障民生尤为重要,进一步落实灵活用工的政策与社会保障,可促进灵活用工健康发展,吸纳更多劳动者安心就业。《报告》提出,要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当前,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困难是“技术人才缺乏”,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将有助于帮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职业教育学校也应紧盯市场变化,灵活设置专业和教程,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