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鄂志寰: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外部挑战及宏观政策选择 详情

鄂志寰: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外部挑战及宏观政策选择

2022-03-30 16:21:13
 
作者:鄂志寰,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
 
进入202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多重外部挑战,疫情发展和抗疫措施差距持续加剧全球经济增长分化,骤然出现并趋向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因素显著上升。为达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2年经济增长5.5%的目标,稳增长并保持就业优先,需要进一步增强宏观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对内地经济增长的信心和预期。
 
一、全球经济持续分化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从2021年5.9%下调到4.4%,美国GDP增长率从5.6%下降到4%,欧元区从5.2%下调到3.9%,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势头分化加剧。
 
从目前情况看,俄乌冲突首先冲击欧洲主要成员国,导致欧元区经济增长面临多重困难和不利挑战,区域经济增长率可能继续下调。2022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下调到4%上下,但仍然高于其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也显著高于趋势增长率。
 
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开始减速,2022年持续面临下行压力,年度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5%左右,接近市场主流预期的上限,体现出一定的进取性,也与2035年经济规模GDP翻一番的长期目标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连续性。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处于不同的增长周期,可能呈现明显的宏观政策差异,其综合影响需要进行具体评估。
 
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开始转向
 
经济增长分化加大各国宏观政策走向的差异。美国联储局宣布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联储局加息25个基点幅度有限,实际利率仍然处于历史性的低水平,不会对金融市场产生严重冲击。与此同时,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国联储局加息有充分的预期,联储局不断向市场传递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将退出的信息,引导市场预期。
 
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判断,这次加息是一系列紧缩行动的开始,意味着转折点的到来。美国联储局公布的点阵图显示,市场普遍预期今年会有七次以上的加息,到2023年,联邦基金利率会达到2.8%,2024年利率水平将超出长期政策利率区间。
 
长期以来,美国联储局的货币政策取向主要看国内经济数据,完全不考虑其国际溢出效应。目前美国面临严重的通胀压力,PCE上调到4.3%,未来两年通胀水平将显著超过目标区间,核心通胀率亦呈现同样的趋势。通胀长期上行是加息的重要基础。市场亦担心通胀与经济停滞叠加,面临滞胀的风险。从劳动力市场的情况看,失业率今年年底会达到3.5%,接近充分就业,可能形成薪金上升加剧通胀压力的新循环。因此,通胀和就业这两个主要指标都支持联储局进一步加快宽松政策退出的进程。
 
三、俄乌冲突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俄乌冲突直接影响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走势并在全球金融市场引发了避险性的情绪扰动。
 
过去几年,俄罗斯陆续减持外汇储备中的美国国债,并在进口商品计价货币方面推行去美元化,出口商品计价仍然以美元为主,以平衡美元需求。
 
俄乌冲突导致次生灾害陆续有来。美国及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金融制裁和经济制裁,限制俄罗斯使用外汇储备,并将部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客观上造成了相关国家对美元信心的动摇,可能意味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迎来一个新的契机,有利于去美元化,推进储备多元化进程。
 
四、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提升效能,注重平衡短期影响和结构性改革
 
中国的宏观政策选项是在全球宏观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在短期内,三大外围因素对中国经济挑战大于机遇,需要妥善谨慎应对。
 
从外部环境看,需要关注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中美两国经济增长周期差异,决定了宏观政策走势的分化,联储局加息导致中美利差的动态变化,对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的影响。
 
从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内部压力来看,实现5.5%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去年三季度、四季度中国经济持续减速,今年一季度经济减速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从全年看,实现增长目标需要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和支持。
 
首先,继续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升财政政策效能,进一步带动有效投资,超前开展基建投资,以撬动民间投资,为稳增长提供重要支柱。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及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注重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满足实体经济合理有效融资需求,着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今年内地经济增速大概率呈现前低后稳的态势。
 
其次,在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的情况下,推进结构性改革政策应强调流程管理和次生风险控制。长期结构性改革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永远不会出现一个完美的时机,因此,当前在推进结构性改革政策中尤其应当注重节奏,控制风险,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方面,应加强对相关政策预期的管理。职能部门在推出结构性政策时,包括要素市场的改革,应该进行沙盘推演,充分考虑行业性的措施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考虑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对政策解读各自不同的角度,用市场听得懂的语言,和市场主体进行充分沟通。
 
另一方面,应加强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如对部分互联网平台进行的规范化管理与金融管理部门间的配合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本网立场,不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文章来源:信报神州内外专栏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