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的着力点
经济日报 作者:蔡之兵 / 2022-01-13 23:14:31
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做好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使宏观政策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们正视困难、应对挑战的应有之策。
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是积极应对国外宏观政策溢出效应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冲击,世界各国都出台了不同力度的宏观调控政策,这是确保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应有举措。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国家的宏观政策采取了以邻为壑的调控思路,不仅直接对本国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也间接给其他国家的经济稳定带来了扰动。对此,我国需更加强调宏观政策的自主性,对导致较大负面影响的国外宏观政策溢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我国经济发展安全稳定。
经济理论与发展实践都已经证明,宏观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体现为宏观政策的质量会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还体现为宏观政策的自主性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前无古人的创举,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我们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继续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经济发展上需加快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相匹配的宏观政策体系,增强宏观政策的自主性。
还要看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以及经济领域面临的新的突出矛盾问题,都对传统宏观调控提出挑战。宏观调控不仅要关注稳增长,而且要关注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要从制度层面调节各种利益关系。这些都要求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进一步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
一方面,宏观政策涉及领域众多、面临情况复杂,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要以提高宏观政策的前瞻性、有效性与持续性为前提。一是要确保宏观政策的前瞻性。宏观政策的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进行反馈与调节。从这个角度看,强调对经济形势的前瞻性预判是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判断得越早、越准、越全面,宏观政策的自主性就越强。二是要确保宏观政策的有效性。宏观政策的有效性是宏观政策自主性的重要支撑,确保宏观政策有效,我们才能顺畅实现预期目标,宏观政策的自主性也就能更加充分地体现。提高宏观政策的有效性,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准确把握政府与市场、国内与国际、发展与稳定等重大关系。同时,还要求我们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及时有效解决重点领域发展面临的难题。不仅要抓住主要矛盾并出台专门的改革举措,还要通过有效破解这些局部领域的问题来提高整体上宏观政策的自主性。三是要确保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有效实施宏观政策,有助于解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短期问题,也有利于发现、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中长期结构性问题,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是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不仅仅是短期问题,更多的是影响深远、需要长期谋划、持续不断推动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宏观政策要保持定力,不能因为局部领域的变化而影响我们对整体形势的判断,也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放弃长期利益,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久久为功,以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的宏观政策来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需着眼于持续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不断推动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创新。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这是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坚定不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在总量侧、结构侧、需求侧、供给侧等各方面的功能,不断优化党领导宏观调控的信息汇总体系、研究分析体系、决策体系和实施执行体系,使之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高宏观调控的战略性、系统性、协同性,为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奠定坚实的基础。要着力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是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的必然要求。我们既要加快提升宏观经济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能力,强化各领域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研判,主动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又要提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治理的能力,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的辅助决策作用,提高市场分析、形势研判、政策模拟、效果反馈的能力,增强精准性和有效性,为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提供能力支撑。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