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我国CPI和PPI差距收拢 通胀压力整体可控 详情

我国CPI和PPI差距收拢 通胀压力整体可控

2021-12-26 12:04:28
据了解,今年我国通胀走势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走势出现明显分离。CPI保持温和,但是PPI却不断上涨。
 
从深层次看,CPI和PPI走势的分化和我国经济生产端恢复相对较快,但消费端恢复较慢的现象是一致的。CPI和PPI价格剪刀差的加大,对中下游企业盈利造成挤压。
 
展望2022年,预计CPI和PPI差距将有所收拢。具体来看,在消费者价格端,近期生猪存栏量已经触顶回落,预期将带动猪肉价格企稳回升。
 
此外,由于今年基数较低、消费持续恢复、以及部分上游价格上涨向下游的传导,我们预期明年消费价格指数将有所回升,从今年的0.9%上升至2.3%。在生产者价格端,随着疫情逐步好转,原材料产品供给不断恢复,供需紧张的局面将有所缓解,叠加今年的高基数效应,我们预计明年PPI将稳步回落。
 
综合来看,2022年中国通胀压力总体可控,但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全球通胀走势,警惕输入性通胀对我国经济的潜在影响。今年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通胀压力迅速抬升,并分别创下过去几十年来最高值。
 
我们认为,疫情后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新的特征,可能对通胀带来一定压力。一方面美国10月份的失业率降至4.6%,已经恢复到历史上较好水平,但同时也出现“大离职”现象2,劳动参与率在疫情后大幅下降,至今恢复缓慢。这些现象也推升了美国工资水平的快速上涨,可能会形成工资-物价的相互推动。全球通胀走势值得密切关注。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