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会” 读懂这些关键词至关重要
新京报 / 2021-12-08 00:14:46
作为级别最高的年度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无疑是中国经济政策的风向标。而依照惯例,每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前几天,中央政治局都会召开一次“会前会”。
这样一次“会前会”,首先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会”。
12月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对比近几年公报并结合近期相关动向,这次会议,以下几个关键词尤为值得关注。
一个焦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双重稳定: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三大循环:国民经济,房地产,科技、产业、金融;
六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从六方面精准发力。
一个焦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近段时间,最为牵动市场神经的,莫过于房地产了。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变化,楼市销售下行,个别房企风险爆发。
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其中,“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对外明确传递出稳楼市的积极信号;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的政策目标值得关注,涉及供地、开发、销售乃至整个房地产的产业链良性循环,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日前还有一个消息值得关注。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央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这无疑进一步传递出了稳楼市的积极信号。
此前就有专家预计,为应对房地产市场风险,2022年房地产政策会保持相对温和。房企和居民合理信贷资金需求会得到保障,未来几个月按揭贷款的放款速度会有明显提速,按揭贷款成本或会下降,房企融资会部分放松。
不过,央行本次降准释放流动性,对房地产市场而言,并非等同于救市。有分析认为,即便年底楼市有所转暖,成交有望企稳回升,但要出现反转行情还是较难,各城市市场也将不断分化。以需求及购买力来评判,相对坚挺的核心一二线城市,成交可能明显回升,房价大概率走稳;而弱二三线城市,成交整体回升幅度有限,房价仍将承压。
双重稳定: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稳中求进”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主基调。最初,其是作为经济建设的方针和要求,由199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1998年至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未提这一方针,但始终注意把握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效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把“稳中求进”明确为工作总基调,遵循至今并不断深化。
这次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不难看出,2022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实现宏观经济和社会大局“双重稳定”,而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是首要任务。
尽管在可预期政策及时调整之下,经济增长或在四季度触底,2022年可望温和复苏。但鉴于疫情不确定性和国际环境严峻态势仍存在,经济增速换挡、内生增长动力和供需两端偏弱等因素叠加,房地产投资、出口等增长动能可能放缓,而基建、制造业投资和消费较难对冲,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重要指标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从而为“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经济基础。
三大循环:国民经济,房地产,科技、产业、金融
除了前面专门谈到的“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会议还强调了“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显然,这三大循环并不在同一个层面。
国民经济的循环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痛点,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侧重经济要素系统之间的融合,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则是实现行业经济及其链条上下游的畅通。
“十四五”规划提出:“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是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推动流通体系的完善、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以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在7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会议上提出的重大课题。推进三者良性循环是畅通我国供给端循环、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链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形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脱节、金融体系对科技和产业的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
比如,科研投入还是以补账式投入为主,研发强度整体还相对不足,仅为2.23%,较美日德韩等国家3%-4.5%的研发强度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科研费用支出中,基础科学研究占比仅6%,较美国16%左右的水平相比明显不足。我国科研投入中,制造业占比超过80%,在专业科学服务业投入上还有很大空间。
再比如,我国科技创新的产业转化率不高,在基础技术领域对外依赖度较高,部分产业上游技术环节的自给率不足5%,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反哺作用尚未发挥。
改变这些“不足”,需要通过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强化基础科技创新,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发力推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一方面,要聚焦稳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重点任务,主动对接国家重点产业、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储蓄、投资和消费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要提高支持科技创新的本领,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独特机制优势,促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
六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从六方面精准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政治局会议提出了一个较为系统完备的政策体系,包含六个方面:
一是宏观政策。会议要求,“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二是微观政策。会议认为,“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三是结构政策。会议表示,“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四是科技政策。会议指出,“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五是改革开放政策。会议强调,“改革开放政策要增强发展动力,有效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六是社会政策。会议提出,“社会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线,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上政策体系中,“结构政策”是一个比较新的提法。
过去通常用的是“产业政策”,但这一提法长期以来富有争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政策不应直接影响经济结构,而应间接地通过影响框架条件来改变经济主体的决策。也正因此,竞争政策可看作最有效的结构政策。
此次政治局会议之所以不使用“产业政策”而用“结构政策”,既是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脉相承,也体现了对市场规律的尊重。
上述政策体系涵盖了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但其中的社会政策也高度有赖于经济调节,可视为广义宏观经济政策。
2022年,中国经济从上述六方面政策精准发力,实现“双重稳定”和“三大循环”可期。
特约撰稿人 | 朱克力(经济学者)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