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如何推进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详情

如何推进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经济形势报告网 / 2021-08-31 16:29:37
 
“十四五”规划已明确提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为全国发展探路,是党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殷切希望江苏“在改革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那么,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如何走在全国前列?
 
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有坚实的基础
 
简要回顾和全面总结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科学判断江苏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历史责任,便可弄清楚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这一命题的重要性。
 
2003年,江苏省根据十六大的战略部署和中央对江苏的发展定位,把“两个率先”确立为本世纪头20年奋斗的总目标。“两个率先”是过程统一而又紧密衔接的两个阶段。
 
2006年,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两个率先”的基本要求。
 
2011年,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宣布;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2012年,江苏省发布《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在质和量两方面对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规定。
 
2013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为“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提出了基本的方向性依据。
 
以上可见,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是有坚实基础的,也是党中央对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总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全省不同地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不可忽视的现实。全省要有现代化的总目标,而且不同地区可以有差异化目标。前者可以参考以往经验和历史规律制订,便于对标;后者可以分类给出,以便提出差异化的发展路线图。
 
以指标体系引导江苏现代化建设
 
现代化指标体系将勾勒出现代化的模样。虽然省委以前组织提出了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然而,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后,江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该如何构建?其实,早在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就为江苏发展勾画了美好蓝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换句话说,江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不是简单地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为准或者是以基本实现现代指标体系为准,而是要针对新江苏的内涵——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重新构建具有普适性、统一性的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应在总书记对新江苏的定位和期望基础上,借鉴和参考关于现代化的标准,理解其各方面的具体内涵,构建江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把“江苏质量”作为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特点
 
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的发展过程,而高质量发展体现了推进现代化的基本规律。为了更好地反映江苏现代化的特点,本文大胆地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江苏质量”。过去江苏在国家非均衡赶超发展战略指导下,依靠比较优势,突出发展乡镇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是有目共睹的。当前,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的前提下,为了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江苏需要一种更有效益、更高质量的发展。因为过去发展中形成的在产业结构、区域发展、收入分配和生态环境等一些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凸现,需要我们用创新的思路去解决。因此,本文认为,“江苏质量”这一新的概念,可以反映发展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使江苏的发展成果与社会的进步、民生的改善、生态环境的改变更加吻合。换句话说,江苏要把质量作为“第一性”的追求,引领和带动全国的改革开放,为全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示范和先导。
 
基于“约束理论(TOC)”分析江苏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江苏现代化建设更要瞄准问题。江苏现代化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坚实基础,当然也有不足和短板。我们既要用好已有的基础和条件,充分发挥和放大优势,又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拉长和补齐短板,更有针对性地抓重点、攻难点,努力向更高水平和层次攀登。本文认为,可以借鉴“约束理论(TOC)”分析江苏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研究如何推进江苏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
 
约束理论(TOC,Theory of Constraint的首字母缩写),简单来讲,就是帮助识别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以及关于进行改进和如何最好地实施这些改进的一套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它逻辑地、系统地回答以下改进过程所必然提出的三个问题:改进什么?改成什么样子?以及怎样使改进得以实现?可用一句话来表达TOC,即找出妨碍实现系统目标的约束条件,并对它进行消除的系统改善方法。
 
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必须要先找出实现新目标的约束因素。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约束:
 
一是产业结构约束。目前,江苏的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总体格局,虽然与所处的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阶段基本匹配,但离实现现代化目标仍有一定差距,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而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现代化的生命力,江苏应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多下功夫。
 
二是区域发展约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苏南、苏中、苏北的发展不平衡。虽然苏中、苏北的发展展现出超出苏南的发展速度,但是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二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虽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是全国各省区最小的省份之一,但依然不容忽视。
 
三是收入分配约束。尽管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但是劳动报酬占比则在低位徘徊;虽然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全国最小的地区之一,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整体的经济实力并不匹配。
 
四是生态环境约束。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实施高效能治理,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高质量发展带来的高品质生活才是正题。
 
五是现代化人的约束。现代化最本质的是人的现代化,即人的生活品质、行为方式、价值理念、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方面的现代化。要使人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社会行为更加文明有序,推动民众成为现代化人。
 
江苏应该在这些约束上,研究改进的新举措,并有效地去实施这些改进。总之,江苏应该在不断把“强富美高”推上新高度,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江苏实践的新图景。
 
 
(作者:杜栋 作者系河海大学系统工程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区域和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智库首席专家,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