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 详情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

经济日报 / 2021-07-14 10:22:12
陈金龙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历史、人民、世界交出的亮丽答卷,既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又塑造了新的政党形象、国家形象和中华民族形象;既增进了人民对政党、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又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历史、人民、世界交出的亮丽答卷,具有非同寻常的伟大意义。
 
彰显制度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结果。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打赢的三大攻坚战,提出和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都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集中了全国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比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累计选派25.5万支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动省市县各层面结对帮扶,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资金保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体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充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发展成就归结到一点,就是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贡献正在于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地区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彰显。
 
塑造新的形象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自己的成功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变了现代化的“单向趋同”,增进了全人类的整体福祉,塑造了新的政党形象、国家形象和中华民族形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说到就能做到,承诺就能兑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强调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不仅体现我们党强烈的使命担当,也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规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略和智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塑造政党形象、提升政党权威具有正效应。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国家富裕程度、文明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升。2020年,我国GDP总量突破100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经济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领域主体性制度成熟定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具有积极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实现了从大幅度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新跨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阶段,也是中华民族形象的新建构。
 
增进人民认同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的历史性变化,人民对政党、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得到明显提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增进了人民的政党认同。人民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担当意识和实干精神,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认同、价值认同、绩效认同和文化认同,产生深沉的情感认同进而形成坚定的政党认同。哈佛大学公布的国际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共产党受到中国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中国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满意度超过9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国家制度的显著优势,增进了人民的国家制度认同。人民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能感受到国家制度的价值取向、运行机制、治理效能。西方发达国家用了几百年至今也没能完全消除绝对贫困问题,而我国仅用几十年就历史性地解决了,走在全球减贫事业前列。经过中外比较,我国制度优势更加充分显现出来,人民的制度认同成为自然过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形成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中华民族告别绝对贫困,实现丰衣足食、安居生活的夙愿,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认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大幅提升。
 
奠定发展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后,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20年,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并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奠定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济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信心基础。有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底气,也就有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信心。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进全党全社会的政党、国家、民族认同,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力量保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积累了经验。通过确立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目标,依据目标制定行动策略、解决关键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我国强大的目标实现能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积累了经验。
 
具有世界意义
 
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如何摆脱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大提升了人类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9年共有70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包括中国14亿人口在内,总数约为29亿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世界上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经济体人口数量翻了将近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的成功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立足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愿为人类减贫进程贡献更多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履行大国大党责任、增进人类福祉的具体体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贫困问题的解决、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等问题上有了更多话语权,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意义。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伊·赖德表示,40多年来,中国成功让数亿人摆脱贫困,“全世界都认为这是绝无仅有的成就”,在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方面,“很明显,大部分进展都归功于中国(脱贫)的成功”。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多方面意义,只有从不同维度进行阐释和表达,才能揭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展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作者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