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解码“十四五”中国发展新阶段
综合开发研究院 / 2021-04-22 23:54:58
4月14日,《巅峰讲堂》第四讲火热上线,本期主讲嘉宾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演讲主题是《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展新阶段》,深入解读了十四五时期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科技创新、“碳达峰”“碳中和”、数字经济、城市化与城市群等热点问题,把握“十四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欠发达地区如何赶上经济发展快车?
创新要谨防“科技烂尾楼”
“十四五”规划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在科技创新中,如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作用?
樊纲认为,我国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优势巨大,可以集中稀缺资源办大事,但同时也要防止“科技烂尾楼”。
樊纲举例说,各个省市的发展规划中,聚焦的都是同样的几个热门的行业产业,都希望在核心领域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这几个领域的院士、专家就那么多,属于稀缺资源。如此一来,院士们专家们跑项目都跑不完,导致稀缺资源被分散被撕裂,极易发生“科技烂尾”情况。
“无人区”创新需要敢冒风险的企业
“搞科技创新就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樊纲说,创新是一件极具风险的事情,十之八九是要面对失败的结局。国有企业在这方面并不具备优势,毕竟用公家的钱、国家的钱去创新是要冒很大的风险。
樊纲认为,民营企业具备“冲动一把”的优势。要真正实现科技创新,还需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如何发展民营经济?首先要通过保护产权来发展民营企业,来保障企业家通过创新产生的高额利润。其次,要用好创新基金的机制,吸引市场资金进入。
樊纲建议,大力发展各类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各种民间的投资基金投入创新活动。而政府基金最好采取“跟投”的方式,让私人资本的基金去评估项目、发现价值。当他们用自己的钱去投资的时候,政府可以给予支持,“跟投”就是去分担一些风险,支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对于需要长期发展才能见成效的创新项目,政府基金更要扮演长期投资者的角色。
实现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目前的数字经济发展还算不错,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科技创新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这为产业升级换代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将其运用在产业中是目前亟须回答的问题。
扩大消费畅通双循环
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的战略选择,也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和重要指导思想。
双循环提出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樊纲认为,近年来我国面临外部约束明显增强,一些国家竭力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打压,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等问题频频发生,导致国际循环受阻。与此同时,当前国内市场消费水平较低,而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可以带来更多的消费增长,扩大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因此提出扩大内需,畅通内循环。
进入“十四五”,如何扩大内需?樊纲认为,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创造需求,不断创新生产出更多的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创造出不同的消费方式来供消费者来选择,激活国内消费需求,推动国内循环的加速流动,使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国内市场的大循环。
下好碳中和先手棋
今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樊刚表示,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一是植树造林。二是发展碳捕捉技术,即捕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之后,压回到枯竭的油田和天然气领域或者其他安全的地下场所,目前这一技术还存在不少难点,但被寄予厚望。三是要靠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樊纲认为,不论是碳捕捉技术还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会带来新的商机,如果能够率先取得突破,抓住这一机遇,将有利于在碳达峰、碳中和上走好第一步,下好先手棋。
城市化进入了新的阶段
城市群的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樊纲认为,城市群是目前城市化的基本逻辑,意味着城市化进入了新的阶段。
什么是城市群?就是以一个或者两个中心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的大中小城市,城市群内部实现资源互补。
如何实现互补?不只是住房的问题,更多的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的问题。中心城市的教育、医疗等资源要向周边城市有所辐射。同时,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基础设施,把城市相互连接起来,实现城市群的互通互补、协调发展,共享城市资源。
提问环节
1、 改革开放40年,您印象中深圳的特色是什么?
樊纲:在我看来,这些年来深圳发展的优势特色就在于建立了完善的市场机制,带来城市对外开放不断升级,并形成了一套民营企业发展培育体制。
深圳的地位不仅仅是超一线城市,更是在各个领域都担当领跑示范作用。未来,深圳仍将发挥示范作用,先行先试,将更多发展经验复制推广到全国其他地方。
2、欠发达地区如何赶上经济发展快车?
樊纲:对于欠发达地区,我们的建议就是进行体制改革,努力发挥后发优势。所谓的后发优势,不是说自己去创新,而是拿来主义,学习发达地区成熟的发展经验,甚至可以搞飞地经济,设立园区,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过来投资,引进发达地区人才,实施先进的管理制度,并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来快速缩短差距。
目前,比较优势对于很多地方已经不起作用,有的地方说廉价劳动力是比较优势,但这种比较优势不会太持久,后发优势才是弯道超车的重要路径。
3、当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下,产生一些新兴产业,企业要不要去追风口?
樊纲:当前,一些新兴产业形成了所谓的“风口产业”,在短期内可能发展较快,但是我不建议所有的产业跟风转产。这是因为,首先许多企业过去在各自的产业领域积累了核心竞争力,转产意味着进入到陌生领域,其核心竞争力将无法继续保持。同时,集中转产到某几个热门产业,企业扎堆也容易导致产能过剩。
我认为,不要盲目鼓励企业转产,当务之急应该是推动其升级换代,利用新技术来改造原有的产业面貌。
4、网上有一种论调,认为全球化格局未来可能慢慢的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区域化,您怎么看这个观点呢?
樊纲:目前,确实出现了一种反全球化的声音,但是跨国公司作为全球化的原动力,这些公司的CEO有一天会停止思考到全球布局、去寻找利润最高的地方吗?没有,一天他都没有停止过,仍然在思考全球配置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讲,全球化的最初的原动力并没有消失。
不仅如此,现在又出现了新的全球化动力。不少发展中国家落后国家中等收入国家,新兴市场国家都拥护全球化。
尽管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在上升,区域化发展正成为新趋势,全球格局在一段时间内有调整也很正常。
5、未来哪些行业会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经济主导产业?
樊纲:没有不好的产业,只有不好的企业。我们不建议一味追风口,企业能否发展,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用数字化技术、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实现自我提升,专业化专注发展。
6、对普通人来说,十四五规划会带来哪些影响?
樊纲:十四五规划可为我们提供一些参照,比如城市群的发展,涉及住房、教育;再比如服务业发展,涉及老年人的康养问题、托儿所、幼儿园、医疗条件、医保服务的改善;再比如产业发展,对每个人来说也意味着就业机会,规划不直接产生作用,但间接地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