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张燕生解读:“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年经济有何看点? 详情

张燕生解读:“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年经济有何看点?

新华网思客问答 / 2021-04-16 22:50:14
 
今天,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公布,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实现稳健开局。
 
去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2020年第一季度GDP出现历史性的负增长,“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第一个春天,一季度GDP取得开门红,怎么看这份“成绩单”?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哪些因素?当前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情况如何?下一步经济怎么走?中国全年GDP增速大概会是什么水平?带着这些问题思客连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
 
如何看待2021年一季度经济数据?
 
张燕生:
 
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比去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两年平均增长5%。如果中国经济按今年一季度增长速度走下去的话,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可以保持在6%以上。去年下半年,我们成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率先实现正增长。而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无论是需求、供给,还是产业链、供应链都走向了正常化。今年一季度,应该讲整个经济增长继续了去年的态势。因此,我个人对今年保持经济增长在6%以上充满信心。
 
另外,还有两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一季度GDP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和“两年平均增长5%”。在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经济的恢复性增长还存在着一些脆弱性。除了受新冠疫情冲击以外,我觉得这种脆弱性和包括贸易、投资在内的全球经济深度衰退有关。 
 
另一方面,我们讲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要从过去40年的高速增长转向未来30年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我们在看一季度经济增长指标的时候,会更关心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那些与“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供给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相关的问题,才是我们今年更要关心的。
 
一季度经济增速这么高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经济形势很好?
 
张燕生:
 
不能这么讲,原因非常简单。如果看消费这样更细的指标,我们会发现,今年一季度的消费同比增长是转正了,但从环比的情况来看,它的增长仍然还是比较疲软的。尤其像餐饮这种生活性服务业消费的恢复性增长还是负的。还有就是这两年制造业投资的平均增长仍然是负的。另外,今年应届毕业生、农村外出打工者的就业和城镇新增就业都还呈现恢复性增长,并没有恢复到一个正常的情况。
 
一方面中国经济确实是走出了新冠肺炎的冲击,但另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需求还是比较疲软的。所以,我觉得中国经济还是要加快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大力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其他方方面面的改革开放。
 
另外,我们还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今年一开年,美国拜登政府就出台了1.9万亿美元的救助计划,而且紧接着会有2万多亿美元的经济复苏计划,后续还会加大力度。欧盟最近也宣布会出台大概1万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我们可以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际上的宏观经济政策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大多数主要国家可能会抬高对通货膨胀的容忍程度。我相信这一政策变化是中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这样,全球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有可能从1979年以来严格的反通胀,转向实施大力度经济刺激计划和复苏计划来刺激就业和经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会仅仅从短期看整个宏观政策组合,而更可能会着眼于中长期,着眼于国家安全和全球竞争的态势。
 
对中国来讲,一方面我们需要一步步转向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保持战略定力。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胸怀两个大局”和“做好自己的事情”。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前哪驾马车最给力?
 
张燕生:
 
我觉得这“三驾马车”中目前最给力的还是消费。在消费这方面,我们下一步要着力提高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使其成为下一步扩大内需的战略支点,让居民消费占GDP比例的提高带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
 
在投资领域,我比较担心的还是制造业投资,因为两年制造业投资的平均增长还是负的。虽然国家会出台一些大项目来支撑我们的制造业投资,但我真正担心的还是传统制造业怎么能够转向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中,目前还是传统制造业这个部分的比例比较高。传统制造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相当于游击队转向正规军,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型。
 
目前,我们的传统制造业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缺品牌、缺渠道、缺转型的经验和能力。在这方面我觉得可能要采取综合施策、多管齐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研发服务、设计服务、咨询服务、技术服务、人才服务、专业服务,也包括像物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人才流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我们要用AI、数字技术来推动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们还要推动建设智慧城市、绿色城市、包容和宜居的城市,吸引全球化的人才,共同打造制造业走向高质量发展,开展全方位的国际合作。
 
除了刚才讲到的制造业投资,我觉得基础设施这方面的投资也很重要。我认为到2018年,传统的基础设施像交通运输等可能会达到峰值。可是现在,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角度来讲,尤其从“打造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的“新基建”,也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再来看出口。我觉得目前有三个基本事实:第一个是全球化进入下半场,这是一个收缩的阶段和风险明显增加的阶段。第二个是全球贸易投资减速。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和一些中高端的贸易?这需要我们加大力度推动。另外一个就是全球价值供应链和产业链可能出现深度调整。全球的产业链的链条会变得更短,更本地化,甚至会更加意识形态化。我们既要看到一季度各项指标明显好转,也要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经济怎么走?要在哪些方面重点突破?
 
张燕生:
 
我认为关键问题还是要推动创新发展成为第一动力。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个开局实际上也是未来30年的开局。我觉得首先是科技创新要成为第一动力、取得关键地位。我们可以看到,“十三五”这5年的研发经费投入的增长率都是在10%以上。去年,研发经费投入总规模是2.44万亿。而且我们的第一方阵也就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研发强度已经普遍超过了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这里的增长动能进入到了创新驱动阶段。
 
从“十四五”开始,国家要推动基础研究的十年行动方案。去年,中国基础研究的投资规模预计超过1500亿,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超过了6%,而这一数据在“十四五”结束时要达到8%以上。下一步,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这部分国家的投入和发展速度会明显加快。
 
一旦开始大规模推动科技创新,我们就会涉及两个问题。
 
第一是体制机制。现在有一句话叫“十年磨一剑”,这就是希望建设一流大学、一流科研院所和一流开发实验的整个链条,让工程师、企业家和科学家能够沉下心来,真正做到慢功出细活,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第二,我们还需要全方位的国际合作。我们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开放实验研究都是离不开国际合作的。美国有少数人要推动与中国的“科技脱钩”,但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还是愿意跟中国加强合作的。创新的生态怎么打造?跨境创新的网络怎么构建?这都是我们下一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中国全年GDP增速大概会是什么水平?
 
张燕生:
 
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IMF预计,全球经济在2021年和2022年将分别增长6%和4.4%,其中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为8.4%,美国经济增速上调1.3个百分点至6.4%。
 
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经济增速设定为6%以上,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相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超过6%,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从国家角度来看,是希望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不要把注意力过多放在增长速度上,而应该苦练内功,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高质量发展,放在创新,放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和产业基础能力等方面来。要在质量上下功夫,在效益上下功夫,在新动能地培育上下功夫,这个是我们的重点,保持战略定力是最关键的。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