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把握新机遇,谋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新局 详情

把握新机遇,谋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新局

国际在线 / 2021-03-04 13:37:35
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国确立了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新战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历史上看,不管遇到什么风险、什么灾难、什么逆流,人类社会总是要前进的,而且一定能够继续前进。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我们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同加强合作沟通,共同扩大对外开放”。这再次表明,面对动荡的国际变局,中国不是关起门来搞发展,而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完整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等既有优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以谋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之新局。
 
从国内市场的生产消费视角看,中国已具备经济内循环的强大基础
 
第一,个人消费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度逐渐下降。收入水平快速上升提高了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产阶层规模持续扩大,消费规模连年扩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个人消费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第二,中国完成了工业化,已经拥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和配套供给能力。纺织服装、钢铁、化工、家电、机械和汽车等工业技术水平先进,制造能力强大,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升级。高铁、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实现了国产和量产,大型飞机也实现了国产。国内资本充足,投融资市场活跃,人力资本规模巨大,熟练工程师取代简单劳动力成为新比较优势,中国有能力保证充分的供应,满足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循环。
 
第三,企业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正在形成。中国在高铁、动力电池、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也涌现出不少全球行业龙头企业。
 
第四,在中国对世界市场依存度下降的同时,世界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在上升。中国日益上升的消费市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大量熟练工程师吸引了相当多的全球生产布局中国。汽车、机械、智能手机等领域的生产不断向中国聚集。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同样是智能手机的产销大国。跨国企业在中国消费市场的渗透率甚至已经高于在美国市场的渗透率。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