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两链”发力 为双循环提供加速度 详情

“两链”发力 为双循环提供加速度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3-04 09:57:28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经济数据彰显了双循环发展的突出成效。“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以新发展格局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以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支撑双循环畅通,对重塑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和国际竞争新优势至关重要。
 
维护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定须从五方面着手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利因素,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面临众多风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国际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维护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确保两链的畅通与稳定,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补短链。对于两链中的一些薄弱环节要加快发展,满足国内需求。二是强长链。强化现有两链的优势,提高产能、质量和技术水平。三是防断链。涉及到两链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和关键产品要尽量“备胎”化并争取早日实现国产化。四是数字链。加快推进两链的数字化和平台化,拓展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五是建新链。鼓励和扶持具备技术与管理优势的中国企业加快到境外构建自己主导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卢进勇认为,将产业链和供应链适当内化并减少对国外供应的依赖程度,并非是要完全否定外循环的作用。在当前全球经济因新冠肺炎疫情和保护主义导致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背景下,适当将产业链和供应链内化,减少对国外供应的依赖程度,特别是关键零部件和中间产品,通过内循环提高供应的国内比率,预防断链和断供,无疑是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举措。而搞好外循环有利于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
 
“为了加快实现我国产业技术进步,需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入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逐步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自我保障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保障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卢进勇说。
 
体系化畅通制造业空间、产业、环境上的断点堵点
 
当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位势明显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副所长邵立国对本报记者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制造业向高质量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要在空间布局、重点领域、产业生态上“三位一体”系统谋划,畅通空间、产业、环境上的断点堵点,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是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为依托,形成特色化发展格局。建议在国家层面,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打造一批畅通东中西板块、联通南北地区的产业链。在地方层面,引导各地立足特色优势,加快培育以中心城市及城市群为载体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完善大中小城市协作体系,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集聚。
 
二是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为重点,推动价值链迈向中高端。对于仍然存在空白和瓶颈的领域,要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分阶段、分批次进行突破;对于已经形成生产能力,但可靠性、稳定性、一致性不高的领域,要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产品推广和技术迭代,推动产品质量性能提升。
 
三是以优化环境为抓手,打造制造业发展新生态。我国各部门各地区围绕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引导政策,有力促进了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交叉重复和领域缺失的问题。要加强部门统筹,对现有政策和举措进行系统评估,根据需要进行政策调整和设计。同时,要注重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制造业重要领域,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