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详情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学习强国 / 2021-02-19 15:01:19

关注基本经济制度优势的制度分析

  四、关注基本经济制度优势的制度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毫无疑问要从基本经济制度分析起。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别从生产、分配和交换三个方面构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制度优势就表现在从各个方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市场经济体制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制度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和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反映社会主义的制度要求,在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方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每个方面都涉及过去所认为的对立的两个方面制度安排。如公有制和多种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要素报酬、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市场化改革放出的非公有制、要素报酬和市场经济对经济发展功不可没,但对其同公有制、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的关系,人们往往是从对立论去想方设法限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认后就需要从共存论去认识两个方面的制度共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基本经济制度的制度优势。
 
  从共存论认识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优势。一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动员了一切发展生产力的资源和活力。尤其是外资的进入,民资的迅猛发展。单就民营经济来说,现在90%以上的企业是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其进入的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打破了民营经济只能进入社会化水平低层次领域的教条,在竞争性领域所能进入的领域只以其竞争力为限,而且正在进入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和公益性领域。二是与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在竞争性领域、追求利润目标不同,公有制经济主要在公益性和自然垄断性领域,虽然也有效率的要求,但更为关注公益性方面的目标。公有制为主体不再是指公有企业为主,而是指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可以从制度上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三是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竞争,促使国有制经济改革自身的体制、有进有退,完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从而增强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显然,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虽然存在竞争关系,但是可以在各自见长的领域各展其长,各自发挥自己的制度优势。
 
  从共存论认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优势。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要使一切创造财富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的活力竞相迸发,充分释放了发展经济的潜力,同时又促进勤劳致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种分配制度的实现形式是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其内容包括:首先,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原则(按投入、按贡献、按市场供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概括为:市场评价贡献,贡献决定报酬,这体现分配的效率原则。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同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否冲突?关键是科学判断按劳分配收入的内涵和外延。在参与收入分配的要素中的劳动收入,不只是指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的收入,即直接劳动收入,参与收入分配的要素中技术和管理要素实际上也是劳动收入。根据马克思对“总体生产劳动”的定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属于总体生产劳动。他们得到的收入也是劳动报酬。技术要素、管理要素的报酬是复杂劳动的报酬。如果这部分劳动报酬得到承认,并计入劳动报酬总量,按劳分配为主体应该是有保证的。
 
  从共存论认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的制度优势。在市场化改革初期,经济学界(尤其是国外经济学界)有一种教条,认为公有制不能与市场经济结合。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打破了这种教条,在所有制领域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第一,公有制经济被明确为公有资产,包括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在此基础上明确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股份制企业是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通过这种方式改制国有企业,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第二,在政企关系改革中,一方面实行政企分开,将政府职能和公有制企业职能分开;另一方面实行政资分开,将行政管理同国有资产管理分开,国家对国资的管理由管企业转向管资产并进而转向管资本。这样就消除了公有制企业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制度性障碍。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经过多年改革,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第三,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的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结合。两者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显然,从共存论说明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包含的两种制度安排,不存在对立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各展其长的关系。因而没有必要谁限制谁,更不能提谁优谁劣。进一步需要研究的是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治理优势问题,关键是解决其实现形式问题。这意味着经济制度分析不能停留在对基本经济制度的分析,还需要拓展到其实现形式的分析。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主要实现形式是混合所有制,以股份制为代表。混合所有制的实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同一个企业内共同发展。混合所有制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产权理论是所有制理论的拓展。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只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还要成为产权主体。对企业来说,最致命的风险是产权丧失,最重要的收益是财产增值。把人们经济活动的努力和财产权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稳定持久的激励。现代产权制度不仅要求明晰产权归属,从而明晰产权收益和受损,还使产权激励成为市场经济最强大的动力源,产权的界定、配置和流转把人们经济活动的努力和财产权利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稳定持久的激励。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产权制度是要突出产权的有效激励功能,为各类企业增强活力、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提供产权动力和机制。国资管理也相应的转向管资本为主。此外,产权制度还有结构问题,如股份制中出资者产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农地制度中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所有这些制度安排进一步放大了所有制安排的制度优势。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各种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关键在两个方面制度安排。一方面明确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原则,即由市场评价各种要素的贡献,按贡献决定要素报酬。这样既促进了企业对要素的有效组合,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又促进了贡献大的优质要素的供给。另一方面根据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要求提高一线劳动者的收入,存在于三次分配中,在初次分配阶段就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增长;再分配阶段更要讲公平,健全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等再分配机制;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建立先富帮后富的机制。不仅如此,增加直接劳动者的要素供给,通过加大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使劳动者也能拥有非直接劳动生产要素从而获得非劳动要素的收入。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要素报酬同按劳分配的相容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现形式涉及的是经济运行问题,是下一部分的内容。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