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宏观政策有哪些新内涵和新亮点?--专访刘尚希
人民日报 / 2020-12-25 14:58:39
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告别难忘的2020年,跨入崭新的2021年。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宏观政策定了调: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2021年,宏观政策有哪些新内涵和新亮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8大重点任务,怎样抓好落实?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接受麻辣财经专访,对明年的宏观政策进行详细解读。
财政政策:不仅要把钱花好,还要转化为微观主体的内生动力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宏观政策作了明确的安排。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就是‘不急转弯’”。刘尚希说,因为一些经济政策是阶段性的安排,现在经济复苏,人们都在关注明年的政策走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这对改善预期、引导预期和稳定预期,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刘尚希认为,财政政策这次有很多明确的新的表述,有的表述尽管跟以前一样,但是也赋予了政策新的内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
怎么去理解这个提质增效呢?刘尚希认为,仅仅是花好钱、用好钱,不足以表明积极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提质增效,表现在怎么样去激发微观主体的内生动力,怎么去引导市场预期。“如果企业预期很模糊,经营、投资、创新等安排就会犹豫不决。财政政策不仅要把钱花好,更重要的是让这个政策转换为微观主体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刘尚希说。
关于减税降费,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从今年落实的情况看,今年1—10月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是2.23万亿元,接近2019年全年的减税降费额。今年全年预计将达到2.5万亿元,给市场主体带来了很大的获得感。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减税降费政策。从“落实”到“完善”,这样一个变化体现了什么样的政策意图?
“减税降费,今年的力度比去年还要大。因为要强有力地对冲突发疫情所带来的风险,所以就必须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刘尚希说,今年的减税降费,除了力度比往年更大以外,还有一点和往年不同,就是今年降费是唱主角,降费的规模大概是占2/3,降税大概占1/3。明年减税降费,肯定还会延续这么一个基调,同时更加强调完善减税降费政策。完善更多的是以改革的方式、改革的办法去完善,减税降费要结合相应的社保体制、税收制度的改革来进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积极财政政策要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保持适度支出强度,这句话很短,但是蕴含的内容却很丰富。这意味着,明年财政政策在赤字债务安排上将保持适度的规模。”刘尚希表示。
货币政策:延续相关金融政策支持,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完善债券市场法制,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从货币政策来看,今年主要体现了灵活适度和精准导向。今年以来,国家已经推出了涉及九万亿元货币资金的政策应对措施,推动了金融部门向市场主体累计让利1.25万亿元。
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今年6月1日,人民银行出台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即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这两个工具非常好地体现了精准性、直达性和市场化的要求。
贷款延期工具,只要小微企业承诺保持员工就业的稳定,金融机构就可以把它的本息贷款进行延期,而且做到应延尽延;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是由央行拿出资金,来鼓励地方法人银行给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因为小微企业大部分都缺少抵押物,信用贷款解决了这一融资难题。
两项政策的实施取得显著效果,惠及小微企业310多万户,对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保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经济运行逐步恢复正常,但不少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仍需相关政策加以帮扶。1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
“这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具体体现。对于做好政策接续和合理调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稳定市场预期,具有重要意义。”刘尚希表示。
“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很重要,市场上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刘尚希认为,从GDP的角度来说,提升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是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键。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提升了,杠杆率才能够稳步地下降,才能把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有机统一起来。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明年要抓好八项重点任务,包括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更加从长期的视角来看待当前的问题。我们今天怎么做,明年怎么迈步、‘十四五’怎么开局,都体现出战略性的视野和前瞻性的考虑。”刘尚希表示。
会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是战略基点。因为供给的规模要不断扩大,需求的水平也要不断提升,供需之间形成一个正反馈,就可以使我们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展的质量不断地提高。” 刘尚希说。
刘尚希认为,扩大内需,还涉及到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问题。比如,要让低收入者变为中等收入者,才能扩大中等收入者的群体。怎样让低收入变为中等收入呢?政府部门既要从就业、创业这些方面去改善,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也要注重提升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劳动技能的提升。“我们只有现在着手,若干年以后才能见到效果,所以要提前布局,提前采取有力的措施。”
在八项重点任务中,还特别强调了粮食安全,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很多人关心,目前我国种子产业发展得咋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来自农业农村部消息显示,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良种对粮食增产、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40%,为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支撑。
“种子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从战略上来讲这也是关键技术。” 刘尚希说,要提升粮食的质量、品质以及产量,实际上这都离不开育种技术。把育种的技术真正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这是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农业科技的重要内容。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