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城市品质提升与城市产业转型
广州日报 / 2020-12-07 15:27:02
广州经济社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宏观背景和发展形势下,如何站在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核心引擎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推进城市品质和产业转型同频共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州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育先机的现实选择。
一是以激发实体经济创新和提升“亩均绩效”作为导向,推动城市品质更新。一方面,围绕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部署创新链,建设自主可控的立体化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构建涵盖本地、区域和全球的多层次、立体化的产业链体系,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通过“亩均绩效”指标,引导要素配置体制性障碍的深度矫正。推动城市以提升“亩均绩效”为导向优化产业空间的利用,科学控制用地规模,构建清晰可执行的“亩均效益”指标体系和评价管理机制,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集约式发展,优化用地结构,以土地高效集约利用为关键点,释放更大的城市空间,焕发城市活力和潜力。
二是以城市更新和功能疏解促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做优,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一方面,通过城市更新提升城市能级。完善常态化城市更新工作体系,推动城市更新与城市功能升级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角度,厘清需强化和需疏解的城市功能清单,有序调整非核心功能存量。对中心城区置换出来的空间,要加大高端服务业和新业态与新模式的导入,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能级。
胡军 暨南大学原校长、教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