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樊继达:着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详情

樊继达:着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光明日报 / 2020-11-13 11:56:45
着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樊继达
 
光明日报记者 龚亮
 
“‘十四五’时期,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重在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吸引力、扩大中国经济治理的影响力、提升现代物流体系的竞争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公共经济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樊继达说。
 
一是立足国内大循环增强吸引力。樊继达表示,中国有14亿人口,其中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人群,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到2035年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形成最具潜力和优势的大市场。随着一系列深化改革举措的推出,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不断被激发,中国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最具增长空间的超级消费大市场。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投资需求空间巨大,前景可期。经过多年的“学中干”与“干中学”,中国的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属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枢纽”。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要在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大国规模、劳动力素质等综合优势的基础上,一手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一手建设贸易强国,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樊继达说,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二是提升经济治理水平扩大影响力。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必须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上下功夫,提升经济治理水平。樊继达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开展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要优化国内国际市场布局、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同时做好高质量引进来与高水平走出去两篇大文章。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共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推动多元化的双边、多边区域投资贸易合作,推动现有自由贸易区迈向更高标准。
 
三是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升竞争力。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物流对营造低成本、高效率、强辐射的供应链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把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作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十三五”时期,我国现代物流业质量显著提升,社会物流成本水平大幅度下降,物流新业态蓬勃发展,国际物流突飞猛进。樊继达说,“十四五”期间,要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重点抓好扩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安全可靠的现代供应链体系,推动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要通过创新赋能现代物流体系,推进物流业向集约化、智能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高现代物流体系的韧性。要完善现代物流保障体系,构建产品全链条追溯体系,强化支付结算等金融配套设施,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3日 05版)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