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活力加快释放 五年间,开放型经济书写新篇章 详情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活力加快释放 五年间,开放型经济书写新篇章

国际商报 / 2020-10-29 15:56:57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加坚实,但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为了让更多优质企业扎根中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中国出台一系列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形成了优化营商环境的顶层设计体系。
 
强化顶层设计
 
构建优质营商生态
 
记者整理发现,2016年-2020年5月,中国共审议了57项有关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出台了条例决议、条例和相关办法,形成了优化营商环境的顶层制度设计体系。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2019年10月,《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通过,它从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五大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规范,是中国营商环境建设的标志性事件。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尤其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9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以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为牵引持续优化政府服务”,对新时代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自上而下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的实践中,完善的顶层设计能够有效保护和加快释放市场活力。‘十三五’期间涉及减政便民、纳税便利化、市场监管等多领域的政策,为营商环境各个领域的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指引。”中银香港金融研究院经济学家丁孟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十三五”以来,“放管服”改革走向纵深,中国营商环境始终处于优化上升的通道之中。世界银行2019年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大幅改善,比2015年提高59位,成为主要经济体中营商环境改善最快的国家。
 
商事制度改革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十三五”期间,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取得突出成效,在“双创”等大好政策支持下,制度红利有效释放,创业活力被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数量保持超高速增长。截至2019年年底,市场主体规模达12339.50万家,新增登记市场主体2377.40万家。2015-2019年,中国GDP年均增速达9.55%,城市登记失业率从4.1%连续下降至3.6%,申请专利授权数从35.93万件增长到45.30万件。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下,“十三五”期间通过深化税制改革、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有效减轻市场主体税收负担。
 
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通过减税降费共为企业减轻负担超过7万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经营压力。此外,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也显著降低,电气网降费明显。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这五年是中国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突出成效的阶段,相关部门在政策出台环节更加注重市场与政府作用的互补、配合,注重政策的精准性和精细化,强化对新领域、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加大对薄弱环节、发展短板的支持力度。社会创业热情被有效激发,企业成本也显著下降,有效支撑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讲师肖旭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