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在这三个节点南下深圳 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在这三个节点南下深圳

第一观察 / 2020-10-14 09:22:52
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在这三个节点南下深圳
 
10月12日,一条消息引发关注:
 
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将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次广东之行的时间点耐人寻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在即,将要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这是继2012年和2018年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前往深圳。关键节点,三次南下深圳,也为世界提供了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接过历史接力棒的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首站就来到深圳前海。
 
就在那次深圳之行,世界听到了中国在新起点上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庄严宣示:
 
“这次调研之所以到广东来,就是要到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6年后的2018年10月,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书记又一次来到深圳。
 
此刻,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总书记更加坚定地对外释放出改革开放的信心:
 
“党的十八大后我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此次总书记再赴深圳,恰逢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今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将启,中华民族将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与此同时,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逆全球化浪潮叠加世界经济衰退,国际力量对比正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中国发展置身复杂多变的环境。
 
站在新的历史关口,中国改革开放向何处去,牵动全球目光。
 
“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自今年5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到新发展格局,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
 
中国不仅不会与世界脱钩,相反还要做逆全球化的逆行者,在更高水平开放中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
 
事实上,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经济特区,肩负新的时代使命再出发。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见证下,《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吹响了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号角”;
 
2018年4月13日,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贸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印发,深圳向着打造“全球标杆城市”迈进;
 
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步伐更大、力度更强:
 
今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扬帆起航,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10月11日,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公布,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
 
改革越到攻坚期和深水区,越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啃硬骨头、涉险滩。
 
此时此刻,中国期待,世界期待,聆听中国改革开放迈向下一程的时代强音。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