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效果待观察
经济日报 / 2020-09-27 10:18:12
□ 李永宁 温建东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日前一致同意寻求实现2%的平均通胀长期目标,以应对美国经济结构性变化新挑战。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意味着美联储将更长时间维持宽松货币环境,但能否实现通胀目标仍然存疑,是否会引发新的金融风险也值得观察。
近期,美联储高官密集发声,向投资者重申将在未来几年内保持超级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9月23日表示,美国经济疲软导致通胀率低于2%,就算美国经济从衰退中复苏,也需要允许通胀率在一段时间内略高于2%,以实现长期通胀预期保持在2%的目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近期出席国会听证会时也表示,尽管美国经济有所复苏,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此可见,美联储在新货币政策框架下对于通胀的容忍度在提升。
8月27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后美国低增长、低通胀、低就业、低利率困境,鲍威尔在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举办的年度经济政策研讨会上表示,在结束对现有货币政策框架历时一年多的评估后,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一致同意寻求实现2%的平均通胀长期目标,更加侧重实现充分就业,以应对美国经济结构性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新挑战。
鲍威尔提出,“当通货膨胀率一段时期内低于2%,则适宜的货币政策是下一段时期通货膨胀率高于2%”,即所谓的平均通货膨胀目标制。此前,美联储相关政策表述是致力于实现通胀率位于“对称性的2%目标”附近。更新后的表述意味着,即便今后失业率降低,美联储可能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因担心物价上涨而提高基准利率。但是美联储并没有给出“一段时期”的期限。
平均通货膨胀目标制度虽然借鉴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学的一些观点,但也给当前经济规则以及民众生活带来了挑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主流经济学家认为,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性通货膨胀只能导致个别商品价格出现“第一轮”上涨,如果没有央行不断放水等各种适应性货币政策配合,不可能出现整体物价持续上涨。因此,从长期看,正如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说的,通货膨胀总是货币现象。
但次贷危机之后,人们发现即使美联储天量投放货币,通货膨胀依然不显著。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告别短缺经济之后,即使央行过度投放货币,理性的经济人也不会过度使用货币追逐商品,而是进入资本市场推高资产价格。同时,由于高收入群体的基本消费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因此基本消费品价格不会出现大涨。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已经失效,即失业与通胀之间的联系不再那么紧密。美联储此次调整货币政策框架也符合这一判断。受疫情和经济衰退影响,美国失业率高企,更新通胀率长期目标表述后,美联储在就业方面将淡化对低失业率可能导致过度通胀的担忧。
显然,美联储提出的货币政策新框架对通胀的容忍度更高,也意味着政策调整可能存在滞后问题。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由于各种时滞,政策一定要有前瞻性。如果通货膨胀较低,应较早采用逆周期调节政策。由于对通胀容忍度更高,美联储的平均通货膨胀理论无论是从幅度还是时间角度来看,其政策都会有一定滞后性,可能会错过最佳政策调整期,结果导致经济波动加大。
平均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希望影响公众预期,继而影响通胀。鲍威尔称,如果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低于2%,而且到了经济强劲的时候依然低于2%,则长期平均通货膨胀率将低于2%。家庭和企业会期望这个结果,于是可能形成一个通货紧缩的反馈环。而在平均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下,在较低通货膨胀时期,公众预期未来美联储会采取措施推高通货膨胀,聪明的投资者就会在较低通货膨胀时提前采取跨期限的系列投资、消费行为,那么美联储实际上用较低成本就提高了通货膨胀水平。
但需要提醒的是,上世纪90年代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央行透明度提高,公众与央行实际上是合作博弈。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使得西方央行获得了一定的可信度,长期通货膨胀预期锚定,因而通货膨胀无法起来。但平均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却增加了货币政策的不透明,即公众不了解央行的决策方式,不了解央行对低通货膨胀的容忍时间和容忍度,不知道美联储在低通货膨胀多久才会“补偿”。而且,鲍威尔表示“对于2%平均通货膨胀率,没有一个特定的数学公式”,这更进一步影响了货币政策透明度,增加了与市场沟通的难度。社会能否形成良性的互动还需打上大大的问号。
平均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似乎高估了公众的忍耐力。在平均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下,如果上半期通货膨胀是-1%,则下半期通货膨胀目标应该是5%,才能保证两期通胀目标平均为2%。当然,这种跨周期“远视”决策对美联储来说属于正常操作,但是公众生活在当下,由于美国社会储蓄率较低,虽然近期低通货膨胀比较舒服,但未来超高通货膨胀却会让很多人恼火,痛苦指数提高。
自通货膨胀目标制度设立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通货膨胀预期被锚定,即使在发生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央行救市行为都没有改变通货膨胀预期目标。这是西方物价稳定的根基,也是西方灵活货币政策的保障。在平均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下,虽然长期通货膨胀依然稳定,但中期通货膨胀预期随着政府通货膨胀补偿政策而出现波动,这可能反过来影响长期预期的稳定性。
总之,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意味着美联储将更长时间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但能否实现通胀目标仍然存疑,是否会引发新的金融风险也值得观察。
(作者李永宁系天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温建东系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系教授)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