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山西省将加快构建新型信用监管机制 详情

山西省将加快构建新型信用监管机制

中国信用 / 2020-09-16 11:29:31
 
    近年来,山西省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诚信缺失的现象依然存在。针对当前经济社会中的诚信热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失信突出问题,山西省相关部门集中开展诚信缺失专项治理行动,旨在不断增强人们的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处处受限。今天起,本报推出“让守信成为时代风尚”专栏,展示我省信用建设成效,为打造守信重诺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今年以来,山西省全面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全省市场监管部门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西),持续推进跨部门涉企信息归集和联合惩戒,积极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试点,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多措并举推进2019年度企业年报公示,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据介绍,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西),市场监管部门将各部门归集信息全部、准确、及时地记于企业名下向社会公示,并为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涉企信息互联网查询服务。截至目前,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西)共归集全省各类市场主体行政许可信息113.5万余条、行政处罚信息9.5万余条、股权出质信息5341条、动产抵押信息7336条、抽查检查结果信息36万余条、小微企业扶持信息11.2万余条。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通过与司法系统联动对接和数据共享,获取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并嵌入全省市场监管综合业务系统及管理、审批环节中,实现了对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的自动比对、监督、拦截与惩戒,推动完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体系。同时,该局还通过股权冻结等措施,对公、检、法等相关部门依法实施司法协助。截至目前,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对失信被执行人提出的任职申请累计限制5641人次,对相关部门提出的司法协助请求累计实施16,705次。
 
  2019年9月,山西省被列为全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十个试点地区之一。今年4月底,省市场监管局开展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平台试运行,依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指标体系进行自动评分,实现了对全省企业信用风险等级的自动分类以及对重点行业、领域的风险研判和监测预警,提升了市场监管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及抽查工作的精准性。
 
  同时,全省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建立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机制,推动实现系统内“双随机”抽查全流程整合,持续保持全系统日常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今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先后组织开展“三品一械”广告发布生产企业、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食品生产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和直销企业省级分支机构等双随机抽查检查,共抽查检查企业9100户。还开展了省级层面的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138次,涉及20个部门和30个领域,真正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减轻企业负担,提升企业获得感。
 
  而企业年报则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海关三部门实行“多报合一”的基础上,新增与商务、外汇部门实行外商投资企业年报的“多报合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