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外贸形势分析与国际市场环境预测
证券日报 / 2020-09-08 10:47:18
据了解,当前世界正处在一个大的发展转变时期,深刻的变化涉及到经济、政治、安全,以及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其特点,一是转变的时间会持续较长的时间,二是转变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测性,这就使得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变得更为复杂。
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低速增长,其作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主动力的作用大大减弱,主要国家政府管理和企业、金融机构经营面临非常艰难的调整.美国陷入财政悬崖、欧盟的财政和债务危机、以及日本自90年代以来经济的连续停滞和负增长,无一不说明这点.同时,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崛起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外部经济局势在短期内仍然恶劣,会抑制出口的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工业升级转型、服务业的发展以及数字化制造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会是个利好,也能够带动中国的产业链升级,使中国从纯加工为主的低端制造业向智力贡献占比更高的高端制造业移动,对我国是一个机遇。
各国经济的危机给各国的政坛都带来了不同的影响.美国、日本等国更倾向于转移自身压力,在政治上遏制中国的发展.近日钓鱼岛之争可为证.同时在中东伊斯兰教国家掀起了民主浪潮,这不仅在经济上使中国的出口进一步陷入不利,也对中国内部的政治改革的推动形成压力.在这种形式下,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认清国际形式,以和平方式解决与周边国家争端,并坚定不移地推动政治改革的领导人,帮助中国挺过转型期的危机。
从过往经验来看,我国8月份的贸易“账单”将于近日公布。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预计,8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数据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今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外贸发展同样面临严峻挑战。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4.12万亿元,同比下降9.6%;贸易进口总额2.08万亿元,同比降2.4%;贸易出口总额以2.04万亿元,同比降15.9%。不过,得益于我国复产复工的持续推进以及外贸稳增长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我国进出口情况已明显好转。
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2.93万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出口1.69万亿元,增长10.4%;进口1.24万亿元,增长1.6%;今年前7个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7.16万亿元,同比下降仅为1.7%。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整体上看,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与企业复产复工的稳步推进,我国外贸企业普遍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前期因延期复工而积压的出口订单也得以陆续交付。同时,随着国内生产生活的逐步恢复,我国居民强大的消费能力开始释放,消费者信心不断增强,加之国内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外贸形势得以保持稳定。从7月份的具体数据来看,我国外贸进出口延续了6月份以来的良好势头,这是在海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情况下所取得的优异成绩,预计8月份我国外贸形势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不仅对东盟、欧盟和日本的进出口增长,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比重亦进一步提升。前7个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5.03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比重为29.3%,占比进一步提升。
“这表明我国深化与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有利于进一步稳定我国外贸基本盘。”在付一夫看来,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可继续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有自贸协定的国家,以及受疫情影响相对可控的相关国家市场,以此进一步开拓我国在外贸领域中的新增长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7月份的外贸数据中可以看到,在我国维持稳定生产供应的情况下,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较为明显效果和外需复苏有所加快,这有力拉动了我国外贸的回稳,预计8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仍会延续7月份以来的势头,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与此同时,随着后续各国经济的恢复提速,预计也将进一步带动我国进出口情况的改善。
付一夫表示,伴随着各种线上新业态、新模式的接连涌现,外贸企业也面临着新的生机。所以对外贸企业而言,更应主动求变,积极拓展新兴领域,以谋求全新发展。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