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双循环”新格局下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担当 详情

“双循环”新格局下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担当

光明网 作者:张文武 / 2020-09-07 15:08:37
 
  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为长三角一体化指引了新的战略方向。在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发挥战略优势,意义重大。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循环”,意味着要能够让经济系统在内外双轨道形成既独立又关联并且持续运行的回路。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大势所趋地具备了“双循环”格局构建所必须的功能集成。
 
  第一,长三角经济实力构成了“双循环”动力核心的强劲输出。无论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际外循环,都需要输入输出强劲动力,长三角执中国经济之牛耳,责无旁贷地成为动能核心。2019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合计23.7万亿元,约占全国的23.9%,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分别排名第2、4、10和11位,均居全国前列;人均GDP超过1.5万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50%;长三角有25个城市位列中国城市GDP百强,占四分之一;全国百强县中长三角有46个,其中前十名有8个在江苏和浙江。长三角集中了30%以上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计超过11.7万家,强大的省域经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和实体经济奠定了雄厚的动力基础。
 
  第二,长三角创新体系构成了“双循环”流动元素的活力单元。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和创新元素是经济循环中承担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单元,长三角人才富集、创新集聚、科技领先,资本充裕,为双循环新格局提供了活力元素的超强储备。2019年,长三角陆地面积为35.4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约3.69%,但常住人口超过2.27亿人,集中了全国总人口的近六分之一。其中,长三角依托458所高等学校拥有508万在校生,占全国总数(3883万人)的13.1%,人才总量处于领先;长三角地区是全国创新活动最活跃、知识产权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三省一市2019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均进入全国各省份前十位,专利申请量占全国专利申请总量的32.4%,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2.85件,远高于全国9.8件的平均水平。长三角资本市场发达、金融体系完善,拥有区域银行、证券、信托、保险、期货等持牌金融机构上千家,占全国1/5左右;金融业从业人员逾126万人,占全国约18.8%;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国21.5%,金融市场规模占全国24%。
 
  第三,长三角载体格局构成了“双循环”持续运转的通道回路。长三角拥有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经济园区、创新基地等平台载体,构成了双循环必须的传动通道和功能单元。截至2019年底,长三角高速铁路里程超过5000公里,41座地级以上城市34座开通高铁,高铁网络全国最为密集完善;公路密度和高速公路密度分别为每百平方公里138.2公里、每百平方公里4.2公里,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和2.8倍;拥有24个民用通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总计超过2.3亿人次;拥有亿吨港口16个,年货物吞吐量超过40亿吨,占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近三分之一。拥有146个国家级开发区,其中经开区65家,高新园区34家,分别占全国的26.4%、29.8%和20.1%;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62所,占全国总数的近四分之一,已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个,占全国总数的23%。
 
  作者: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  张为付;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  张文武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