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解读:提出“双循环”的原因与政策重点是什么?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 / 2020-08-21 16:38:00
8月16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举行了“当前形势下构建'双循环体系'的可行性与对策”专题会议。对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涵和要义、构建双循环战略布局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双循环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的关键点与路径等内容进行了研讨交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在会上就提出“双循环”的原因以及与以往战略的关系,实现“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可行性和政策重点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
以下为发言全文
当前提出“双循环”的原因
最近几年,我国陆续提出新的发展战略,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到重提扩大内需,再到现在提出“双循环”。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的会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此前采用“逐步形成”表述到现在的“加快形成”,表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调整发展战略的紧迫性。
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我国的发展背景来看,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战决胜之年。展望未来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将发生一系列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从国际上来看,今年疫情叠加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持续低迷的经济增长,可能会使得外部的经济形势在未来至少五年之内非常严峻。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的复苏一直步履蹒跚,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这种经济表现同今年爆发的疫情相叠加,导致外部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从目前的情况看,全球疫情还在蔓延,何时能够控制住疫情,尚不能下结论。可以预见,世界经济在未来四、五年,或者整个“十四五”时期,总量能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恐怕已是一个较乐观的估计。
在这种情况下,依赖外需是不现实的,那么构建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就已迫在眉睫。
二是近年来全球化出现逆潮,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被不断强化,中美关系持续恶化。以往国外对我国贸易的制约主要在于出口,特别在特朗普就职总统期间,美国对中国打贸易战,加征关税等等。而现在,美国不仅从出口角度对我们进行抑制,而且开始打压我国高科技企业,实行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出口限制。我们当前面临的外循环压力,不仅来自于出口,还来自于关键产品技术的进口。
在未来“十四五”时期中,要使得中国经济产业进一步升级,不落后于他人,不能如过去一样依赖外界,要更多地立足于自主创新。以上是双循环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
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经过十几年的转方式、调结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果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在进一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之外,更多的要立足于国内需求,立足于国内自主创新,立足于国内产业的技术进步,来支撑我们更长远的发展。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国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如果没有明确的求变、应变的策略,我国经济的发展未来将很难走下去。因此,双循环有非常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双循环”和以往发展战略之间的联系和不同
历史上,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关系可能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即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我国提出了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利用外资“三来一补”发展加工贸易,等等,发挥我们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循环,带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彼时,我国所有的资金、技术来自于外商投资,订单和销售市场来自国外,国内经济快速发展。
具体来说,农村改革释放出大量劳动力,使他们能够到沿海地区打工,对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城镇化发展等方面,有巨大的带动作用。但这样的情况持续到1997、1998年亚洲金融时期,我们发现参与国际大循环虽然发挥了我们的比较优势,但是也使得中国经济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很大,风险很高。1997、1998年金融危机以后,外需大幅下降,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地区大国,我们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所以我们就不得不提出了扩大内需,我国发行600亿的国债,扩大内需,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这是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扩大内需。但彼时扩大内需仅仅是因为外需不足,内需补足,这样的角度与后来认识国内需求的角度仍不尽相同。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三四年中我国经济增长有所波动。2001年加入WTO以后,我国全面融入国际市场,出口迎来一轮非常强劲的增长。2001~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经济靠外需拉动快速发展。在这期间,我国靠加入WTO,大量扩大出口,带动经济的发展。国内经济依靠房地产、汽车行业这两条产业链的带动,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持久的,增速最快的发展。
中国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双向互动越来越频繁,同时也越来越容易遭遇外部风险冲击。我们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比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更大,特别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并且我们能源资源对外面的依赖程度在上升,比如原油依存度在60%以上,天然气在40%左右,铁矿石也有大量需求。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需求对外依存度的提升对我们经济又产生一次重大的冲击,从沿海到内地,从出口部门到国内产业,我国经济发生巨大的收缩,由此,我们决定,作为大国经济,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将扩大内需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冲击表面看是外需减弱带来的影响,但根本来说是对我们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冲击。
2007、2008年以后我国进行了一轮持续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使得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主要靠内需支撑。在金融危机以前,我国参与在全球经济循环的“大三角”关系中:中国加工制造业生产,能源资源富集国家出口资源,美国消费,由此形成资金顺差,资金又通过买入国债流入美国。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种关系不再持续下去。2007年、2008年再考虑扩大内需,不是简单地如同1997、1998年的时候,仅仅是要弥补外需的不足,更多的是和我们改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联系在一起。现在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内需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同时,我们也看到,2008年之前,我们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是9.9%,现在比重在2%以内,有时还有点逆差,进出口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国内的需求是主体,从边际上来说,外需还很重要。
这一次改变,跟以往相同的是外需持续的将来不可靠。此外,我们的技术来源、资金来源,也存在问题。能源资源问题,恐怕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风险。在过去这些年中,我们一直消化能源资源的高价格对我们发展成本造成的压力,并没有出现断供情况。但是在美国对我国科技企业,核心技术转让,美国企业对我国投资,以及核心产品的出口都全面打压情况下,不排除未来在能源资源方面也会有所影响的可能。
在这个时点上,我们提出“双循环”的战略,和以往既有继承性,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97、98年的时候,扩大内需仅仅是为了弥补外需不足,保持中国经济发展。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以后,扩大内需与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连。那么这一次提出扩大内需,不仅是要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同时还要强化自主创新的能力。
我们要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使产业链既保持它的完整性,同时也要提升一个层次。这与以往大不相同。如今提出的“双循环”,既要考虑扩大国内需求,同时也要强调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早于2012年,我们就在“四个把握”中提到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
现在,我们在长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未完全结束的时候重提扩大内需问题,说明形势变化之大,发展之紧迫。所以实施“双循环”发展策略的过程中,另一点不同就是,一方面我们要扩大内需,另一方面还要坚持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
当前实现“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可行性和政策重点
我认为实现“双循环”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经过过去十年转变方式和调整结构,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供给角度来看,经济行业中服务业比重接近60%,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远远超过了工业。可以说,我国已经从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向服务业主导经济。
从需求角度来看,以往是投资出口拉动经济,现在是内需拉动经济,而在内需中消费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凸显。去年一年里消费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约为50.8%,虽然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消费回落较多,呈现负的拉动,但总体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主要靠内需,内需靠消费的结构。在这种条件下实现 “双循环”,我国已有条件来构建完整的国内需求体系以及促进产业升级。
从需求方面来看,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是最强大的优势。中国拥有14亿的人口,4亿中等收入阶层,工业化、城镇化,还没有完成,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发展,不断地拓展市场需求。如果能够打通国内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需求潜力会进一步发挥出来,这不仅能够支撑中国经济更长远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从供给方面来看,中国的产业技术正在一步步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赶上甚至超越他们。从学习技术进步而言,中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未来,中国是否能摆脱西方的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的限制,是否能在产业和技术中领先,引领世界的产业转型升级,决定了是否能使得中国企业实现0到1的突破,从而进一步摆脱西方对我们的制约,在全球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走在前列。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现在中国实行“双循环”的新的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发展格局是完全可行的。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经济发展重点在扩大内需,强调扩内需,转方式。但是造成很多问题。近几年,为了解决刺激政策的后遗症,我国推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对淡化需求问题,这是因为国内的供给体系不能满足需求升级的需要。
如今,双循环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一方面市场要释放巨大的需求潜力;另一方面,我国要更多地依靠自主创新来提升产业水平,改进供给侧的结构,使供给效率能够更高,更好地适应消费结构升级以及个性化需求的发展,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从政策取向而言,双循环从供需两方面着力,两方面都不可偏废。
要想扩大内需,需要有自己的政策。我国一部分需求有很大的潜力。以汽车为例,汽车约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我国消费环境也有很大的问题。例如汽车消费,是否应该放松或者取消一些不合理的限制。随着中国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消费个性化和高质量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国内的供给体系远远无法满足。怎么样针对目前的消费升级,消费多样化,来构建我们供给体系,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就供给侧而言,尤其在美国对我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打压封锁的情况下,怎么样能够真正具有原创性创新,应该构建什么样的体制,能够促进科技的进步,以及企业如何才能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入,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仍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还要尊重市场的规律。更多地面向国内的需求,在体制机制上给企业与科研部门更多的动力,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以及产业化,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方面,也是政策的着力点。“双循环”并不是我们关起门来搞经济,而是为了更好地与国际的大循环打通,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
“双循环”是过去一系列的发展策略逐渐演变得更加完善成熟的表现,也是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以及国内发展阶段转换以后,我们必须要走的下一步。“双循环”从供、需两端着力,比以往单纯扩大内需或者单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更加全面。除此之外,体制改革的问题,收入分配格局调整问题等,都是其中应有之意。
(本文由编辑根据会议发言整理而成,未经作者审阅。)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