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勇:解读国民经济快速服务业化对经济增速的损害
新浪财经 周天勇 / 2020-06-29 10:00:51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周天勇
据了解,从2019年的国民经济结构看,工业产能过剩25%,规模达11.1万亿元;汽车和其他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疲软,甚至负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放慢、利润率微薄、占GDP比例下降;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从2010年的44.2%上升到了2019年的53.9%。于是国内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认为,中国的工业化已经结束,未来要以服务业发展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潜能。
(1)中国的工业化并没有结束,还有约15年的时间。从城乡居民对耐用消费品、汽车和居住条件的享有看,工业化进程也就处在60%左右。上述国家主要耐用消费品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率已经饱和,洗车拥有率分别为153、150、200、150和100辆;中国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每百户拥有率分别为90%和60%,而汽车每百户拥有率分别只有43和22辆;厨房和厕所水平,上述国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水平,中国城市居民一部分现代化,一部分还处在工业化时代,农村居民相当大的部分还处在柴草砖土锅灶和敞口土埋旱厕的农业社会阶段。
(2)许多国家的实践和经济学研究已经证明,经济增长在国民经济快速服务业化时间,将从高速转向中速,并很快又会从中速转向低速。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的实证研究发现一个趋势,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服务业比例向60%左右变动时,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下行到中速,甚至下行到低速。原因在于:工业生产的特点是大规模、专业化和标准化,劳动生产率较高;而服务业则大多是小规模、个性化和非标准化,劳动生产率较低。比如,日本1973—1982年间,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从51%上升到59%,经济增长速度却从8.1%下降为3.31%。
综上所述,经我们的初步框算,考虑供给与需求均衡的经济增长速度, 2021到2035年间,前5年平均3.2%,中五年平均2.1%,后五年平均为1.8%,15年平均2.37%。在供给侧如不重视土地要素的配置改善和投入,在需求侧如不调整“收入—消费”流量,在产业上如不重视做强制造业,未来国民经济经济会陷入长时期的低速增长之中。
治本的思路和对策:重点是珍惜宝贵的工业化时间,从“收入——支出—消费”流方面扩大需求,供给方面重振制造业,实现以工业发展为主动力的中高速的国民经济均衡增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