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企业该如何突围?
《清华管理评论》 / 2020-06-22 14:11:00
导语
脆弱的反面不是坚强或坚韧,而是反脆弱。此次疫情或将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时间节点,催生若干新业态。
基于组织生态学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竞争法则,此次疫情难免会倒掉一批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微企业,使一些行业向头部企业集中,且从整体上加速企业转型升级。
但是,要特别防止把一些质地优良的健康中小企业也裹挟进去所产生的雪球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实际上,即便没有这次疫情,此前企业也面临中美贸易摩擦等不利的外部条件和自身变革升级挑战,中小企业更是遭遇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焰山这“三座大山”,以及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需直面各种各样“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等不公平竞争环境。对此,疫情之下,企业该如何突围?
在疫情灾难面前,良好心态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疫情并不是由于诸如杠杆被动收缩而引发的经济危机,它只是对经济社会运行的一种外生冲击。换言之,对企业有机体而言,疫情不是“病”,只是“伤”,且是“外伤”。当然,“受伤”的程度既取决于疫情的烈度,也与企业“体质”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灾难中,瘟疫和地震、台风、火山爆发、海啸等不同,其特别之处在于,它只肆虐人(生命)却不伤害物。一旦疫情过去,人在物在,企业活力和生机又可以重生绽放出来,恰如非洲大草原的动植物,挺过旱季、迎来雨季,就能从奄奄一息到勃勃生机。
面对危机和灾难,坚定信心、乐观淡定比金子还宝贵。对个体自然人而言,积极乐观是最好的免疫力;对组织法人而言,乐观的心态、理性的判断、有效的方法则有助于度过艰难时期。众所周知,中国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储备,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回旋余地,有较发达的医疗水平和公共卫生经验,因此有理由相信,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历次应对鼠疫、霍乱、天花、SARS、禽流感等疫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上下同欲,众志成城,疫情终于得到有效阻击。
对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也要有坚定信心。中国经济具有超强的发展韧性,消费将继续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投资和外贸亦将随着疫情消退而回归常态,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应充分认识到,中国现有的经济实力、物质基础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都较过去明显增强。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中国独特的制度优势和发展潜力、完备的工业体系、庞大的经济总量、顽强的经济自生能力,特别是千百年来面对艰难困苦业已铸成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玉汝于成的精神力量,注定了疫情影响只是暂时性的。疫情结束后,随着营商环境改善和市场预期好转,在疫情期间被压抑的一些消费需求有望获得反弹性释放和爆发性增长,特别是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直播、远程协助、云游戏、线上教育、视频会议、知识付费、C端免费电影、自助零售、生鲜电商、自助配送等线上服务业,可望迎来井喷式黄金发展期。
疫情之下,企业自保自救的底线要求是,确保“活着”度过艰难时期。对很多企业而言,如果说昨天是为利润而拼,今天则是为生死而战。在当下企业面临的所有问题中,核心问题是现金流——资金链断裂将引发企业倒闭和大量失业。企业现在的窘境是,经营受重创,收入锐减营收几近为零,但支出却是刚性的:员工要开工资,社保、房租物业费、水电煤气费、物流仓储费照付,还要支付债务本息、贷款利息等财务费用。在这种几乎只出不进的情形下,哪怕是平时现金流较充足的企业也撑不了几个月,羸弱的中小企业更是挺不住。当前,企业必须盘清家底,制定切实的现金流保障举措。切记:保守财务,现金为王,这对企业活下来至关重要。为此,需要同时抓好“节流”和“开源”。
在“节流”上,想方设法削减开支、延缓支付应付账款,极限化降成本、压开支。业务和人员全面收缩,机构和成本全面压缩,通过收缩压缩和全面成本控制,把运营费用降到最低。具体举措包括(但不限于):收缩战线减少产能,暂时关闭一些店面,对于个别利润低的产品线坚决关停,降低和节省成本;此外,减少不必要的营销支出和差旅开支,更多利用远程视频会议和线上办公形式,也都是节流的办法。
众所周知,本次受疫情冲击最大的餐饮、酒店、旅游、运输、商务等服务行业中,企业成本的主要部分是员工薪酬和“五险一金”开支。在不裁员的前提下,节流最现实的一招是高层及核心骨干主动带头降薪,彰显危难关头管理团队同舟共济共度难关的决心,从而给员工以信心;或者通过以提高核心骨干及各类人才预期收入为要点的中长期激励措施,减少当期薪酬支出;抑或考虑将欠薪变为可转债甚或直接折算为员工股份,适时推进事业合伙制或员工持股计划,顺势而为打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同时再造企业治理体系、重组管理架构。
在“开源”上,千方百计扩大营业收入,尽力扩展收入来源。仍以餐饮为例,出于对安全健康的考量,疫情期间消费者虽会尽量避免外出用餐,但外卖业务却大有可为,整体外卖订单量有望维持。再者,前期疫情业已印证生鲜等非餐配送具有“刚需+高频”特征,在合理的配送模式下,可以获得可观的订单量。餐饮外的其它企业,也都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挖掘各种商机以增加收入。一般地,开源要能开尽开,能收尽收。对于下游的应收款项,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积极缩短回款周期;对沉淀在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不同经营环节的资金可酌情变现。对房产、设备等开展“回租”业务,也是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有效举措。
在疫情中备受煎熬的中小企业,要用足国务院、中央部委及省市政府部门的救助帮扶政策,用好金融机构应急优惠政策。企业要做到可用尽用,尤其对各项补贴政策要学懂弄通,力求申报要求、流程、格式烂熟于心,确保申报资料符合主管部门和机构的规范要求,以尽快得到扶持补贴资金,从而切实解决“止血”和“补血”问题。各部委、各金融机构雪中送炭,相继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应急扶持政策,通过加大货币信贷和融资支持力度,发挥各政策性银行“国家队”作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确保信贷余额不下降,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和取消反担保要求等举措,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
政策要点主要有: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保障性金融服务;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企业,亏损结转年限在现行结转5年的基础上,再延长3年等。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酒店住宿、旅游、批发零售、电影、物运等行业,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影响严重的企业可予以展期或续贷。
此外,各地方政府也先后出台与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政策意见,主要内容包括:返还失业保险费、减免或延期支付税、社保等行政事业费,减免中小企业房租和补贴租金等;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降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用电成本、稳定职工队伍确保重点企业用工、助外贸企业抗疫情渡难关、保障中小企业有序复工,以及扶持中小企业创业园等。
不确定性“五部曲”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里提出一个十分有见地的观点:脆弱的反面不是坚强或坚韧,而是反脆弱:不仅要在风险和危机中自我保全,还要变得更好、更有力量。其精髓是在不确定性中获益,即顺势而为、借势而变完成颠覆性变革,以创造新未来。危机孕育生机,风险酝酿机遇。
此次疫情或将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时间节点,催生若干新业态。疫情刺激医疗器械产品和以医疗卫生防疫为主的医药产业大发展,拉动健康养生保健产业、保险业等升级发展;倒逼生产生活方式加速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促进互联网、大数据、5G、AI、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影像现实(VR/AR/MR/CR)、机器人、无人机等新技术的加速应用。现在,远程办公已经起步,接下来云业务、大数据、人工智能都将广泛应用,云办公、云协同将推动把物流、营销、研发乃至财务、会计、人事、质量等管理工作都上网,未来以电商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将成为面向消费者终端行业的主流,进一步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线上线下融合运营的OMO商业模式(Online-Merge-Offline)将大行其道,以传统产业数字化为特征的复合型数字经济将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人工智能+大数据+5G+量子计算+区块链等将给各行业带来深刻变革。
利用当前疫情这个非常的“闭关”时间窗口,企业家们应抓紧多思考平时尚未深度思考的诸多问题。比如,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窘迫着急的事?这需要扪心自问。实际上,世间有两种“急”:燃眉之急和当务之急。须知,迫在眉睫的燃眉之急,其根本原因是(当初的)当务之急没做好,当务之急是“因”,燃眉之急是“果”。做好了当下的当务之急,未来就可以减少乃至不出现燃眉之急。当务之急之于燃眉之急,就像灰犀牛之于黑天鹅,若能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大概率的灰犀牛事件,小概率的黑天鹅事件出现时,就不至于那样狼狈不堪。
再如,中后台建设问题。之前很多创业公司都是忙着做(前台)增长,不够重视中后台建设,或者说顾不上。传统上中后台建设包括:组织、文化、人力结构、内部系统,以及整个内部协作的流程等,现在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后台与前台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随着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快速更新与普及应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朝着去中心化、扁平化、分布式方向演进,企业面临中后台建设“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双重挑战。
此外,诸如数字化战略转型、线上业务与业态重构、组织变革与流程再造、产业升级、生态位建构,以及人机协同与智慧管理、不确定性驾驭与韧性管理等,也都需要企业家积极直面,潜心思考。时代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未来已来,2020年是5G商用全面启动年,严寒中的企业要高度关切新业态、新模式和新趋势,及早做好战略预判和前期谋划,力争在当前疫情下凤凰涅槃,逆势突围。
来源:《清华管理评论》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