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
中国经济时报 / 2020-06-02 11:35:57

编者按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加快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由此,这一事关1.4亿人口收入、企业减负、住房贷款等问题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两会之后,如何推进,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什么,有哪些可选方案,如何体现制度的公平性?本期热点透视将就上述问题一一解析。
公积金制度深度改革势在必行
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加快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这一事关1.4亿人口收入、企业减负、住房贷款等问题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降低提取条件,拓展功能,是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增加低收入群体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机会,是促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的重要途径;需要从更好地保障民生的视角出发,切实改革完善当前制度存在的问题。
降低提取条件、拓展功能是大势所趋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卢驰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降低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条件,拓展住房公积金的功能,是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
据《全国住房公积金2018年年度报告》,2018年末,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145899.77亿元,提取总额87964.89亿元,缴存总额扣除提取总额后的缴存余额为57934.88亿元。
“如此大规模的累计结存,在投资收益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广大职工也会对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不满。降低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条件,拓展住房公积金功能,是大势所趋,特别要利用住房公积金制度弥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不足。”卢驰文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执行研究员高庆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意见》中,公积金制度既是完善住房制度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针对当前公积金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保值增值难与制度碎片等问题,从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总目标出发,充分借鉴社会保障体系各组成部分的经验与教训,将是未来改革的方向。
住房公积金改革要体现制度的公平性
《全国住房公积金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度全国增值收益率为1.56%。而且,公积金制度高度碎片化。此即目前住房公积金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投资收益率太低以致跑不赢CPI,以及统筹层次太低,贷款率高的地区和低的地区之间不能调剂。
高庆波建议,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备选方案包括:一是从提高投资收益率入手,推动结余资金投资,具体投资模式(各地独立投资还是中央委托投资)另行探讨。二是提高制度统筹层次,选择包括全国统筹或改组为国家住房银行。三是考虑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支出范围(借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模式),将教育、重疾等情况考虑进来,进而和其他基于账户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企业年金、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等)加以整合,从而构建统一的、具备税收优惠的综合公积金制度体系。
卢驰文表示,按照资金的流动性分类选择投资工具,优化住房公积金的投资期限结构,是提高住房公积金投资运营收益率的重要途径;最佳境界是全国统筹管理住房公积金。
“增加低收入群体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机会,是促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的重要途径。在拓展住房公积金制度功能的时候,利用住房公积金制度弥补社会保险制度与社会救助制度的不足。”卢驰文建议,一是如果职工到达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满十五年,允许使用住房公积金补交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二是如果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不足时,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医疗费中的个人负担部分。三是如果职工失业或其他原因陷入贫困状态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时候,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维持家庭生活。“有些地区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有类似的规定,但还有不足,需要加以完善。”卢驰文说。
着眼于长远进行根本性改革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同属缴费型、补充型社会保障福利,三金都具有“补充养老”功能,但三金并存,存在明显的制度重复建设,会进一步扩大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因此,三个制度各自修修补补的意义和作用均不大。在社保降费、企业减负的大背景下,为了提高社会保障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必要对三金制度进行整合,将“三金”合并为“强制公积金”,统一强制执行,有利于广覆盖、均贫富,更有利于制度设计的公平、效率与可持续性。
“在美国,以401(k)为代表的补充养老金制度(相当于我国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可为财务困难的受益人提供首套房、租房、医疗、教育贷款,或者允许‘困难提取’。这十分类似于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功能。因此,将‘三金’整合为‘强制公积金’,可借鉴美国401(k)经验,将‘住房保障’功能放在前端,将‘补充养老’放在终端。”董登新表示,通过“三金”制度整合,既能有效降低企业福利成本,又能最大限度确保雇员福利的公平与规范。整合后的强制公积金,既具有住房保障功能,更具有补充养老功能。
“这种‘三合一’的制度整合与改造,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资源的整体效率,充分有效地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同时,还能在短期内快速做大做强中国式补充养老总储备,是一举多得的制度整合。”董登新说。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颁布至今,已有20余年。截至2018年,实缴职工达14436.41万人,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高庆波表示,对于个人和单位而言,住房公积金制度实际上是由国家提供法定税收优惠的福利制度,更适合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制度。“正如20年前,对基本社会保险制度也曾有很多争论,而今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目标。因而,需要从更好地保障民生的视角出发,切实改革完善当前制度存在的诸如投资回报率过低、制度碎片化以及制度缺乏灵活性等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去掉一项税收优惠制度。”高庆波说。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