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长解读: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
经济日报 / 2020-05-25 00:08:31
原标题:杨成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突破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表明了在当前我国在面临防控疫情和恢复经济增长双重任务下,既要及时出台一系列应对政策,精准有效发力,着力“六稳”和“六保”;也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速科技创新,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培育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新动力。
《意见》出台充分表明了我国从建构更加健全、统一、高效和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入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立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步入长期稳健发展轨道,同时最大限度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意见》从适应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出发,系统建构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构架、运行机制和基本特色,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始终坚持更加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改革方向,体现出高度的前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上有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一、贯彻落实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理念
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贯彻落实了这一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发展。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协同推进其它领域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进一步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是促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从问题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突破口。《意见》全面客观总结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些体制机制问题,把完善市场体制机制问题,跟培育发展动力和潜力结合起来,继续挖掘我国经济发展的改革红利和制度红利。
二、首次提出了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框架,着力夯实三大基础性制度
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前提基础下,《意见》首次提出了市场经济的三大基础性制度——产权制度、准入制度和公平竞争制度。
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基础,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意见》重点明确要重点完善四个方面产权制度:一是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制度;二是强化产权保护制度;三是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四是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市场准入制度是丰富市场主体类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基础性制度。《意见》进一步强调要优先放开服务业准入限制。要打破国有资本对金融、交通、电信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过度垄断,加大社会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放宽民营经济进入社会服务业的门槛,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多元化。要在各地自贸区负面管理清单模式的基础上,推行“全国一张清单”的管理模式,全面放宽各类市场准入。
公平竞争制度是提升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制度。《意见》将公平竞争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三大基础性制度之一,从完善竞争政策框架、修订公平竞争审查实施细则、统筹做好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以及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等方面,优化和强化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三、将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作为建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突破口
产权制度和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突破口。《意见》把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完善产权制度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抓手,提出了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的要素市场改革目标。
要素市场化配置要以要素的确权、确立交易单位、定价机制、交易方式以及监管和创新能力为前提。一要推动土地要素城乡间流动,促进土地要素区域间合理配置。二要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快形成高端人力资源市场,统筹各方力量加大在职培训。三要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发挥资本要素在整个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领头作用。四要推动分散的国内技术市场加速整合、相对集中,优化技术市场服务体系。五要构建相对集中的数据交易市场,统一数据标准和交易规则,促进数据要素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发展。
四、建构更具开放性的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特色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开放体系,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特色。《意见》表明我国将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来应对各类挑战。要维护和完善多边贸易规则;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改革,积极提出中国倡议,发出中国声音。
更高质量、更深层次开放的核心在于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从商品和服务开放走向制度型开放。
《意见》强调,我国要继续降低关税总水平,努力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大幅削减进出口环节制度性成本,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完善贸易政策保障机制,提升一般贸易出口产品附加值,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链升级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要健全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健全对外商投资的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建立既扩大开放又规范管理的开放新局面,营造内外资平等的投资环境。
要让各地自贸试验区获得更大创新发展空间,提高改革自主权。要充分利用好自贸区丰富制度创新成果和自贸港开放新高地建设经验,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进高质量共建,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五、规范并创新政府职能和服务方式,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意见》明确了政府在经济发展和运行中的五个层次的功能和作用。一是制定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完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采取强力措施保证重大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是三大宏观调控政策并举,突出就业优先政策。《意见》提出了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为主要手段,其他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开始,就业优先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驾齐驱,成为我国三大宏观政策之一,突出了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对就业和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三是政府实行结构性调控政策,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结构性不均衡问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有五方面着力点:第一要更好发挥财政政策在供给侧改革中的引导作用,发挥财政资金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持作用;第二要强化产业政策的功能性和通用性,将产业政策与市场公平竞争和市场规则相结合,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转型;第三要完善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把重大区域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四是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加大对基础科学、基础研究、科技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第五是健全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发展制度,增加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完善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健全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
从需求侧结构性改革来看,要重点挖掘我国消费市场潜力,促进新型消费发展,让消费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需求基础。要扩大基础设施的空间和内涵,大力发展新基建。要加速城镇化和市民化进程,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社会服务业加速市场化。
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要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功能许可事项。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简化、整合投资项目报建手续,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五是建立高质量的市场监管机制。《意见》明确要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全面建立行政权力约束和监督机制,借助审计制度实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源、国有资产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全覆盖,确保国有资本主体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加强全程监管,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加强违法惩戒,加大违法成本。
六、健全市场经济运行的社会保障、信用保障和法治保障
在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完善政府经济治理体系的同时,市场经济体制的顺畅运行还需要一系列基础性保障制度,其中社会保障、信用保障和法治保障是三大基础性保障制度。
《意见》从三方面完善了经济运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一要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二要进一步完善保基本、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三要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保障建设,优化重大疫情救助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跨部门、跨层级的应急机制,提高对重大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
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基础,信用保障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意见》从两方面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一是有序开放政府部门已有的信用信息,实现全社会征信体系的全覆盖;二是强化政府信用。政府不仅是社会主体信用的重要监督机构,政府本身更需要建立诚信监测体系,健全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努力建立诚信政府。
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效、公平运行需要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意见》从四方面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措施:一是从立法高度赋予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平等地位并平等保护,保护私有产权。二是更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改革中遇到的特定法律制约问题。三是健全执法流程,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行政干预,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率,使得法律切实成为保障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利益的有效工具。四是建设法制政府,强化对政府行为的法律约束,强化政治监督,严格约束公权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进一步法制化。
总之,《意见》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认识,彰显了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基本政策导向,为我国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增长、培育长期发展新动力,提供了基础制度性保障。
(作者杨成长,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 杨成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