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面对疫情 “三管齐下”: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 推进制度改革 详情

面对疫情 “三管齐下”: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 推进制度改革

凤凰财知道 王小鲁 / 2020-05-20 17:40:33
(一)财政政策
 
在财政政策方面,我个人的建议是财政政策应该转向以企业救助和失业救济为重点,用减收为主,代替增支为主。我们过去的习惯是碰到困难的时候增加财政支出,进行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我们现在需要从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中间转出来,减少企业的税费负担,也是积极地财政政策,而且我认为是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更有效的财政政策。
 
这里需要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我个人认为增值税的减免范围应该从现在的小规模纳税人扩大到全部的中小微企业,让全部中小微企业通过减税获得一个减轻负担,能够继续发展的这样一个动力。
 
在财政增支方面,当然有重大意义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要继续进行,还要继续投资,但是我认为应当减少那些必要性不大的政府投资项目,增加以工代赈,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以工代赈项目来扩大就业,另一方面就是救济失业,救济困难人群,增加社会保障的支出,增加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的支出,通过保障民生来促进消费回升,来带动经济复苏。
 
我们知道,在世界各国消费都是内需的主要构成部分,我们在讲扩大内需的时候,不要再延续过去只知道扩大投资的那个传统思维方式,我们国家的消费构成是偏低的,我们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要低很多,投资率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很多,我们的一系列的结构失衡和过去某一个时期过度的投资、压低了消费,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促进消费回升带动经济复苏,我认为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二)货币和信贷政策
 
在货币和信贷政策方面,需要防止大水漫灌的货币政策,防止造成更大的结构失衡。信贷的重点从中长期的投资贷款,转向短期扶助企业渡过困难的贷款。通过政府贴息或者由政府资助,尽快地在各地建立信贷的担保中心,对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发放无抵押贴息贷款,帮助企业资金周转渡过难关。
 
(三)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来消除体制的弊端,消除发展的障碍
 
第一,打造公平竞争、效率优先、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当一视同仁,大中小企业应当一视同仁,建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二,切实减少政府的干预,实现资源配置由市场决定,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应当受到侵犯。
 
第三,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要把服务民生放在优先位置上,把维护法律的公正、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放在优先的地位。
 
第四,转变政府的支出结构,压缩非必要的行政经费支出和政府投资支出,建立一个民生优先、标准公平、公开透明的政府支出体系。
 
第五,推进户籍改革,尽早实现新城镇居民市民化,并且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这方面带动。我们国家目前在城镇四亿多就业人员中间,所谓的农民工,就是新城镇居民占了两亿多,占了50%以上,这些人目前大部分还没有享受到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没有享受到医疗、教育和住房方面的公共服务,解决这个问题是启动内需的一个关键点。
 
第六,建立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双轨并行的住房制度,包括新城镇居民在内的全部城镇居民要尽早地实现居者有其屋。
 
第七,推进土地制度的改革,尽快开放土地市场。应该加快土地市场的改革,形成土地资源有效地通过市场配置,抑制地价和房价的虚高。
 
通过这些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和政府改革,我相信会起到消除结构失衡、恢复市场活力、扩大消费需求这些方面的作用,形成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