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经济的发展需要空间,也需要产业载入
南方日报 / 2020-05-15 11:46:29
据了解,今年1—2月,广州线上服务业迎来发展新机遇,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表现出较强抗风险能力和发展能力,营业收入逆势增长17.4%。海珠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更为突出,其1—2月实现营业收入47.96亿元,同比增长43.2%,这与琶洲产业发展的强力带动息息相关。
经济发展势头也折射在租赁市场。“尽管受疫情影响,琶洲甲级写字楼市场净有效租金逆势上扬,同比增长了2.3%,达148元/平方米/月。”马炜图表示,放眼广州,2020年第一季度广州甲级办公楼租金环比下降2.1%,但仍有相当部分甲级办公楼业主维持租金平稳。在琶洲,因为科技企业集聚,抗风险能力突显,来自电商等行业的租赁需求保持稳定。
“部分传统行业企业从甲级办公楼中退租,但由新经济行业带来的稳定办公楼市场的积极因素也不应被忽视。”马炜图说。
梁杰表示,楼宇经济一般集中表现在城市的中心城区,广州的楼宇经济发展也是如此,从越秀商圈,到体育中心和珠江新城商圈,其大趋势与城市中心的东移与多CBD发展大致吻合,随着时代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特色。越秀商圈的楼宇经济以国企业主占主导,而体育中心和珠江新城商圈则随着房地产的建设逐渐形成了金融和高端服务业为主的楼宇经济形态,未来琶洲商圈的楼宇经济将体现出以互联网、信息科技为导向的新经济产业特色。
“就目前市场披露的信息来看,腾讯、阿里等龙头企业在琶洲的写字楼以自用为主。”梁杰表示,从最初的电商总部,到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再到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琶洲的定位也随着广州的经济发展而优化,目前琶洲楼宇经济的一大特色是以科技与TMT企业为主。
当下,复星在琶洲的项目正在招商,复星南方总部执行总经理罗少麟表示,目前复星南方总部项目以自用为主,另将聚焦招商引进金融和大健康产业,为琶洲科技企业提供更精准的专业服务。
“珠江新城目前依旧是企业租赁选址的首选,随着琶洲的高速发展,部分企业将更乐意考虑琶洲。”梁杰说,“前者楼宇经济经过多年发展,已独具规模,金融与高端服务业发达;后者新经济特色日益凸显、发展潜力巨大,且两者只有一江之隔,如今珠江新城趋于饱和,资源溢出后,琶洲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短期内会存在竞争,长期看是共赢的关系。”在马炜图看来,琶洲从规划初期就与珠江新城定位不同,如今错位日趋明显。未来几年随着琶洲新建成楼宇投入市场,是写字楼供应迅速增加的几年,两地不可避免地会有竞争,但长期来看,扎根珠江新城多年的企业乐于看到琶洲兴起的新市场,或将把科技研发、互联网方面的新部门新设在琶洲,而琶洲也可借力珠江新城更快地成长。
“两者的关系更应该聚焦做大蛋糕,而不是分切蛋糕,两者的良性互动将为广州楼宇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可能。”马炜图说。
服务方式不断升级 从拼地段租金到拼楼宇生态
“楼宇经济体现出新经济的特点,也需要我们创新服务方式。”冯莹莹表示,地段、交通、租金作为楼宇之间比拼的传统“三件宝”的吸引力日益下降,而楼宇业态、产业生态、服务体系成为了影响更大的关键因素。
疫情期间,线上招商成为新趋势。“在手机上打开我们的企业服务新平台‘CSO首席服务钉钉’,可以快速找到海珠全区楼宇的载体空间、医疗教育、住房安居、政务窗口等资源。”海珠区首席服务官宋学章说,在钉钉和高德的技术支持下,在新平台上翻看海珠区地图时,附近楼宇的租金、可享受政策等关键信息将同步显示,如遇到问题还可即时提出诉求,将会有专人解决。
发展楼宇经济,有空间有产业,还要有服务。为对琶洲的楼宇经济提供定制服务,海珠早已行动起来。继2018年起推出“上楼送服务”行动、组建“楼宇服务官队伍”后,2019年该区专门成立了区楼宇办,并组建了楼宇发展联盟,还启动了“一楼一策”行动,从开展联合招商、优化属地服务、强化品质提升等多个方面提升服务。
“楼宇经济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包紫洋表示,广州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商务楼宇也必将走向高端化、规范化、品质化发展。目前,广州已经发布了地方标准《商务楼宇等级评定规范》,将商务楼宇划分为“超甲级”和“甲级”两个等级,从楼宇设施、楼宇运营、楼宇招商、社会经济贡献四个维度考量各楼宇在业界的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通过标准化输出与评定工作,进一步激发楼宇经济的活力和营商环境的优化。
对企业来说,是否有“好邻居”也成为重要的吸引点。“琶洲楼宇经济的优势在于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产业更容易集聚。”罗少麟表示,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主题下,龙头企业将加速琶洲的成熟,上下游关联的产业集聚,彼此的智慧碰撞下,新科技、新创意更容易在这里诞生。
梁杰表示,戴德梁行在为唯品会总部大厦提供招商服务时也发现,不少上下游企业看中唯品会的影响力选择入驻,未来有望在一栋楼宇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或创新生态,一栋楼相当于一个创意园区,通过合理的招商,产业和社区文化的结合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马炜图则建议,琶洲在发展好楼宇经济的情况下,也要积极通过城市更新的手段加速周边创意园区的开发,为不适合在写字楼发展的创新企业寻找空间,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并同步加快道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抓住琶洲楼宇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南方日报记者 傅鹏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