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因时因势精准助力经济社会重归正轨 详情

因时因势精准助力经济社会重归正轨

中国经济新闻网 / 2020-05-11 16:46:34
  过去的一周,经历“五一”假期的中国,是经济社会迎来全面复苏的一周:交通运行平稳有序,5月1日至5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总量1.21亿人次。消费加速回升,5月1日至5日,重点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清明假期增长32.1%,呈现加速回升态势。旅游业快速回暖,5月1日至5日,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旅游市场基本恢复了2019年同期的50%,促进了旅游业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以上成果的取得,正是基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层面和地方一系列稳定经济社会各方面政策统一高效的实施。可以说,数月来,疫情防控与推进复工复产一系列举措的并进实施,所形成的一整套成熟可操作的经验正在推动经济社会有序、快速地回归正轨。
 
  5月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四早”措施,突出重点环节,强化支撑保障,加强组织领导来推动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明确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生活场所;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公园、旅游景点、运动场所和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以及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可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等。
 
  线下实体商业与肩负公共服务功能的场所正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运行的标志所在。当然,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上述意见还提出包括扩大监测范围,应检尽检,发挥大数据作用全面推动各地落实“健康码”互通互认“一码通行”,及时将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重点人员等信息共享到“健康码”数据库,推进人员安全有序流动。
 
  在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经济社会正有望全面回归正轨,而另一项“真金白银”涉及企业生存的重磅举措也于上周被予以重申。
 
  5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解房屋租金压力的指导意见》明确,房屋租金减免和延期支付政策主要支持经营困难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优先帮扶受疫情影响严重、经营困难的餐饮、住宿、旅游、教育培训、家政、影院剧场、美容美发等行业。推动对承租国有房屋用于经营、出现困难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除上半年3个月的房屋租金。中央所属国有房屋出租的,执行房屋所在地的房屋租金支持政策。鼓励非国有房屋出租人考虑承租人实际困难,在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减免或延期收取房屋租金。
 
  实际上,这些商业业态正是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的领域,堪称范围广、影响大。上述帮扶企业的意见还提出,地方政府要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对承租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适当帮扶。对减免租金的出租人,可按现行规定减免当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一方面是国家层面明确和打造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回归常态必要前提,另一方面是多部门积极推动疫情期间重点商业业态的租金减免,确保企业生存。
 
  于经济和社会稳定而言,尽快推动全面回归常态事关经济稳定与发展,以及深化改革、脱贫攻坚乃至全面小康之大业。于企业和百姓而言,在确保生命健康与企业生存的前提下,推动全面回归常态,事关民众财产保全、就业与收入稳定以及百姓正常生活秩序。
 
  无论于大于小,尽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回归正轨均应属必然,况且,已被实践证实效用的常态化防控举措与更具针对性地实施帮扶措施,正在推动这一目标尽快实现。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