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起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至二级,下调响应级别意味着什么?
新京报 / 2020-04-29 16:26:00
4月29日,北京市举行新冠疫情防控第96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介绍,4月30日零时起,将一级响应机制调至二级。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24日,北京市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表示,北京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把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任务。
截至4月28日,全国已有两个省区市调整为四级、19个省区市为三级、6个省区市为二级,湖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疫情防控等级仍为一级应急响应级别。
解读1:什么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各地制定了本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