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深度剖析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战略方向及投资商机 详情

深度剖析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战略方向及投资商机

港股100强智库 / 2020-04-28 09:40:47
原标题: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市场掘金
 
【编按】紧随国家战略,服务国家发展。港股100强研究中心将陆续刊发对于本中心学者的精彩专访。本期刊发港股100强研究中心顾问、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教授最新专访,深度剖析一带一路战略方向及投资商机,欢迎阅读。
 
嘉宾:梁海明教授, 记者:段晓玉
 
话题聚焦: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下的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不可预测性上升,世界的脆弱性越来越强,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发性挑战增多、破坏力更强、应对难度更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宣布启动20亿美元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用于在南美、非洲、中东和亚洲开展战疫工作。而中国在此次全球战“疫”中起到了极其突出的作用,同时“一带一路”项目的逐步推进也对部分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扶贫减贫工作意义重大。
 
“一带一路”倡议无疑是一项巨大且需要全球协作的长期项目。最近有一篇与此有关的学术论文非常值得大家注意。在全球168种Engineering的SCI期刊中排名第1位、在全球288种EnvironmentalScience的SCI期刊中排名第2位的国际Top期刊“Applied Energy”,6月1日将推出的第267期中,将收录一篇名为《与“一带一路”倡议(BRI)相关的电力发展及其对碳排放的影响》的论文(现已在线发表)。据论文统计,从2013年秋季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现在的七年时间里,这篇论文很有可能是中美两国科学家合作发表在全球顶级科学期刊上的首篇关于“一带一路”的论文。论文的讨论完全基于收集和评估准确、庞大且客观的数据。而该文作者之一,便是今日专访的主角:港股100强研究中心专家顾问、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教授。
 
深度剖析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战略方向及投资商机
图为MichaelCelia院士(作者之一)和梁海明院长
Michael Celia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环境研究所所长
 
(采访及回答部分)
 
Q:“首先,我谨代表港股100强研究中心及智库恭喜您的论文在“一带一路”研究领域取得新的成绩、并有了全新的突破,您在这篇文章的研究过程中是否有什么心得可以先与我们分享么?”
 
A:“好的,感谢关注。当时写这篇论文,主要是难在数据方面,我们研究了自2005年以来,在15个有代表性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造的458家电厂非常庞大的数据。美国工程院院士Prof.Celia及其博士生陶以恒先生和我,花了超过1年的时间才完成整个数据分析、研究和写作的过程。这或许是世界上首次有美国工程院院士参与“一带一路”的研究并公开发表论文,也意味着纵使美国政府不断打压“一带一路”,但美国学术界对“一带一路”仍然兴致盎然。中美在“一带一路”领域的合作,首先从学术领域开花结果。”
 
“的确,听您的介绍,此次论文研究时间以及花费的精力的确很大,我想这与您触及全新的专业领域,对低碳环保相关问题的探索是分不开的”。
 
“是的,因为这篇论文,我头发更少了。但过程很有趣,美国工程院院士的研究领域是低碳环保,而我的是经济学,将这两个学科交叉,用经济学的思维和研究方式去探讨低碳环保问题,从中碰撞出火花。我们的这种合作,未来将继续。例如,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缺水,是其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考虑将发达国家、地区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储存,运输到有需要的沿线国家。然后将这些二氧化碳打入地下,从而将地下水逼出来。这种方式,既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解决了因缺水导致经济不佳的问题。我们未来考虑先在中国找一个地方试验一下可行性,成功了再推广到沿线国家,服务全人类。”
 
Q:“您这绝对是“为科研贡献发量”呀!教授,在您看来,后疫情时代,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发展的路径有何重要意义呢?”
 
A:“我认为,未来,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是发挥我国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而在国际经贸合作方面,随着疫情“震中”逐渐由国内转向国外,未来的聚焦点也从最初的“复产复工”变成了“保障国际货运畅通”。因此,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国与国际社会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个领域的互联互通,就成为了新时期、新趋势下的新任务,“一带一路”依旧是中国未来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
 
Q:“您总结的真好,让我们看到了“一带一路”中所并存的挑战与机遇。现在全球疫情下经济环境紧张,“一带一路”项目受到一些关于债务偿还方面的质疑,您如何看待“一带一路”项目中的风险与质疑?”
 
A:“尽管随着冠状病毒在全球蔓延,项目中断,债务负担增加,但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经济共生和相互支持对于经济能够承受短期痛苦并加速复苏至关重要。在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减弱、负债率上升的情况下,中国海外项目需要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对初始投资和建设计划进行适当调整,降低投资和经营风险。长期以来,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稳定的投融资合作,支持了一批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国家面临债务困难时,中国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债务问题。至于债务方面,许多“一带一路”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接受欧洲国家、美国、日本甚至印度的贷款。一些“一带一路”国家向多个国家借款,面临多个还款期限,可能会出现使用其他贷款支付利息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应妄下结论,将责任推给中国。在解决“一带一路”债务偿还问题上,中国和西方国家应该相互合作,分享信息。”
 
Q:“是的,的确在经济全球化下,合作才能共生共赢。您从专家的角度,如何看待现阶段部分国家的负债危机呢?”
 
A:在我看来,无论从经济乃至政治层面,负债并不都是很负面,而是一种创新。我可以以西方国家的民众应该都很熟悉的一段历史作为例子。在16世纪,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皇帝为了筹集对法战争的资金,利用其领地荷兰联邦的议会的信用来为其发行债券。原因很简单,皇帝信用不高,自己借钱支付的利息太重。在债权人看来,皇帝和国王总有一天会去世,老国王的债务是否会得到新国王的承认也不确定。而议会是永久性机构,其信用度要高于国王。
 
哈布斯堡皇帝为了长期以低息筹集巨额资金,将用于偿还本息的税收权交给了荷兰议会。1542年,又将设立新税种以及决定财政支出的权限交给了议会。荷兰联邦议会以未来的税收收入为保证金,以市场交易的方式发行债券,供投资者自由购买,这就是最初的国债。
 
哈布斯堡皇帝在无意中进行了一次制度创新,把皇帝的“私人债务”转换为面向市场发行的“公共债务”。在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来自荷兰的威廉继承了英国的王位,威廉把这套制度带入了英国。
 
英国将其发扬光大,但它的宿敌法国却一次次遭受财政危机的困扰。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由于法国国王经常违约,投资人对法国国王的债务,要求其支付较高利息。18世纪后半叶,英国国债的平均利率为3.7%,而法国信用最好的国债平均利率也达到了6.1%。
 
战争的背后是财政。高利率意味着法国在战争中付出更高的财政成本。由于英国的信誉良好,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大量的资金反而流入了交战国英国的手里。所以,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并非偶然。相比法国,市场更加相信英国能赢得战争。
 
由此可见,实际上,国家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国际资本的竞争,哪个国家能够大规模、低成本、可持续地吸引到新鲜资本,哪个国家就会获取竞争优势,从古到今,高效的国债制度都是一个国家融资能力的体现,都是决定着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
 
以中国为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方面得益于持续40年稳步推进的改革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外资源源不断涌入中国投资。如果“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也能够吸收低成本和持续的外资,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那么,我们怎样衡量债务融资是否有效呢?这必须取决于投资是否带来新技术,新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麦肯锡2017年的报告调查了8个非洲国家的1000多家中国公司,发现平均有89%的中国公司扎根非洲本土,为当地带来了数百万个就业机会。此外,2/3的中国公司为当地人提供技能培训,50%的中国公司提供实习机会,1/3的中国公司向当地社区引进新技术。例如,中资企业参与的蒙巴萨-内罗毕标准轨距铁路建设项目,根据肯尼亚政府公布的数据,该项目将肯尼亚的经济增长提高了1.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在肯尼亚培训了5000多名专业技术工人,创造了46000个就业岗位,铁路建成后,货物运输成本下降了近80%,显著提升了沿途的发展和繁荣。
 
这些数据表明,来自中国的“债务融资”并没有给“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带来债务问题,反而成功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
 
实际上,债务规模处在高位与债务危机是两码事,国家的债务多高才算“高”?答案是,需要看该国信誉。进行债务融资会否出现债务危机,还得看信誉,例如日本债务已经占到GDP的约240%,全球最高,能不能说日本到了债务危机的边缘呢?只要银行和金融机构相信该国有能力偿还债务,该国的债务就不算高。”
 
Q:“好的。您的讲解真的非常生动又全面。最近,我也拜读了一些您的文章,您文章中提到“中国金融机构现在需要的不是流动性,而是可以投资的项目。”我想替广大读者问问,具体可否请您分享下关于中国金融机构投资方面的趋势的想法与建议?”
 
A:投资新基建会是一个趋势,尤其是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基建。因为数据已成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阳光和空气,大型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曾经发布一项有关全球开放信息数据价值的研究报告认为,通过教育、能源、健康等领域的开放数据,每年可产生3万亿美元的经济潜力。而且,将计算机技术、信息储存系统和互联网普及“三位一体”,可以发挥1+1+1>3的效应,因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储存系统越趋廉价和互联网在全球的不断普及,就能够把开放信息数据提升至全新的应用领域。例如,未来几年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之一,是集中在无人驾驶车的竞争。无人驾驶车的导航系统使用的信息,主要是通过由政府开放的GPS资料、地图数据等信息来导航。如果中国能够开放更多有关信息数据,很大可能可以吸引更多外资率先前来投资无人驾驶车的市场。有研究显示,如无人驾驶车导航系统能够广泛应用,不但可减少车祸数量、减少堵车情况,还能够为驾驶人节省大量时间和堵车导致的燃料成本。在美国,仅一年就可创造2000亿美元或更高的经济价值。中国的市场则比美国更为庞大,欧美、日本汽车制造商抢夺国际市场份额,都非常看重中国的庞大市场。而且,此类新基建潮流在全球早已到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未来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这对中国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而言,又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发展机遇。
 
Q:“好的,非常感谢教授的分享。最后让我们把目光回到我们身边的“粤港澳大湾区”,您认为在“一带一路”经济学的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有哪些可发掘的突破?
 
A:“《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融会的重要支撑区。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十分牢固的基础和条件,相信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不仅可发展成为“一带一路”对接融合的重要支撑区,假以时日,粤港澳大湾区还能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的典范区域,精品区域。
 
在大湾区内部,除了港交所、深交所之外,根据纲要,粤港澳大湾区还将设立多个融资平台,这些融资平台的规则、制度和技术等设置上若能进行创新,当中既采用内地和香港股市现行的标准,又吸纳美国或欧洲融资平台的规则,这将会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大突破。与此同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特殊贡献,尤其是要吸引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更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金融领域合作很可能是一个突破口。”
 
“好的非常感谢今天教授的倾囊相授。今日真的收获颇丰,相信能够看到这次专访的网友一样会收获满满。再次祝愿未来梁教授的学术研究更上一层楼,帅气依旧!”
 
梁院长简介:
 
港股100强研究中心专家顾问梁海明博士、教授,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智库排行榜全国第三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研究合作者(2018—2019),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连续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参会专家代表。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