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面对全球疫情 美国甩锅中国,逆全球化,中方应对 详情

面对全球疫情 美国甩锅中国,逆全球化,中方应对

泽平宏观 / 2020-04-17 15:37:30
产业链本土化,逆全球化思潮重现
 
本次疫情在客观上促进了发达国家对制造业的重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疫情严重国家在口罩、防护衣、药品等医疗物资方面普遍遭遇紧缺局面,而出口国又一度限制出口,使各国认识到了医疗物资制造业的重要性,因此疫情过后医药制造业有可能首先出现全球产业链的重塑。例如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法国在口罩生产上必须完全独立,要重建国家主权。
 
除此以外,全球汽车产业也在疫情中显示出供应链单一化的风险,如美日韩等国的汽车厂商因中国零部件供应问题导致生产一度暂停,因此在疫情过后汽车产业链也有可能部分撤离中国。
 
以医药和汽车为先导,发达国家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引导关键产业链的本土化,改变全球各大产业的产业链格局。
 
从中长期看,制造业逆全球化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但短期在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均具有一定市场。一方面,众多跨国企业本身在疫情过后具有一定的分散生产基地的动力,以降低供应链风险;另一方面,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使得各发达国家面临失业潮风险,数据显示过去3周已经有近1700万美国人申请失业救济金,政府有动力促进制造业及就业岗位的回流。
 
目前日本已经推出一项22亿美元的贷款计划,支持日本企业将中国生产基地转移至日本或其他国家。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库德罗也表示,美国应支付100%的费用支持在华企业回流美国。但由于中国在劳动力数量素质、产业配套环境、基础设施、市场空间等方面在全球拥有强大竞争优势,对全球企业吸引力明显。
 
甩锅中国和世卫组织,恶化中美关系
 
美国政客将疫情大流行甩锅中国,反映了民粹主义倾向。3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闻发布会中提及“中国病毒”,污名化中国,随后又甩锅民主党、世界卫生组织(WHO)并停止资助WHO。从民调情况看,这些政客言论具有一定的民意基础,3月17日,美国民意调查机构拉斯穆森报告称,4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应赔偿美国疫情损失,而认为不应赔偿的比例为36%。随着疫情的恶化,4月5日另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应对全球疫情负责,71%的美国人认为制造业应回流美国,69%的美国人喜欢特朗普的贸易战,54%的美国人认为中国应对美国赔款。
 
美英澳印等国开始发起对中国的索赔要求,发起者以部分政客和民间组织为主。3月13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家律师事务所宣称对中国政府发起集体诉讼,要求中国政府为“未能完全遏制该病毒”等赔偿数十亿美元,当地法院将于5月1日开庭。3月24日,美国参众两院引入多项议案,涉及向中国索赔。3月31日,澳大利亚议员克里斯滕森表示要“收回达尔文港和中国公司租用的农地”,作为所谓的“疫情赔偿”。4月4日,印度法学家委员会和律师协会,就印度新冠病毒问题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起诉中国,要求索赔20万亿美元。4月5日,英国智库“亨利·杰克逊协会”发布报告,将世界经济受疫情蒙受的损失“甩锅”给中国,前副首相达米安.格林带领15名保守党成员,联名写信给首相,希望通过国际法庭向中国“索赔”3510亿英镑。
 
美国新冠疫情加重可能将恶化中美经贸关系,改变世界秩序,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和准备。一是美国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反应迟缓、秩序混乱,致使疫情大爆发,深度冲击经济金融社会,说明其公共卫生制度、联邦制度等存在诸多漏洞,灯塔暗淡;二是美国部分政客在疫情爆发后甩锅中国及WHO并停止资助WHO,没有为防控疫情及维护世界秩序做出有效率和远见的努力,缺少担当;三是美国部分政客言行极端化,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在中国疫情爆发后不仅不给予同情,而且认为中国疫情有助于制造业回流美国,还有部分政客要求对中国索赔,威胁如果中国不给予赔款,美国将考虑用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抵债。因此基辛格预言,新冠肺炎大流行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
 
中方应对: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根本
 
1、在巩固疫情控制成果的同时,兼顾复工复产和扩大内需,帮助企业在中国安心生产生活,成为全球疫情大流行的避风港。面对欧美疫情大流行、印度疫情快速爆发的混乱局面,只要中国做好自己的事情,相信全球企业会作出理性选择。
 
2、不管大家怎么去炒作中美脱钩、去中国化,对企业而言是很理性现实的,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营商环境即可,包括数字新基建,让企业成本降低、感到安全、赚到钱是硬道理。根据摩根斯坦利公司的调研,这次疫情让全球跨国企业认识到下一阶段的产业更依赖数字基建,中国恰巧在5G、数据中心等加大投入,商业基础设施优势进一步扩大而非削弱。
 
3、新基建是兼顾短期扩大有效需求和长期供给侧改革的最有效办法,最有力的抓手,利国利民的国策。从需求侧,新基建有助于扩大有效需求,稳增长和稳就业,服务于消费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供给侧,新基建有助于扩大有效供给,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为中国创新发展特别是抢占全球科技创新至高点创造基础条件。要把好事办好,让“新基建”真正起到稳增长、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重大作用。
 
4、清醒地认识到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这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遏制,我们最好的应对是改革开放。中国真正的问题不是美国,而是自己,是如何建设高水平的市场经济和开放体制,贸易战本质上是改革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