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点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详情

点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光大证券 / 2020-04-13 09:43:10

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2016年1月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镇挂牌出让的第一宗集体经营性用地,出让年限为40年,用地性质为绿隔产业用地,土地面积2670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53400平方米,成交价格8.05亿元人民币,折合楼面均价为15075元/平方米,与大兴区同年出让的其他类多功能用地成交价格相仿,略低于综合性商业金融服务业用地成交价格。
 
2017年9月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的试点城市,已建成海淀区唐家岭、温泉镇351地块项目以及朝阳区泓鑫家园等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租赁住房项目。
 
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
 
2019年3月31日,发改委印发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城区常住人口100-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2019年12月25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
 
2020年4月9日,发改委印发了《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督促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其他超大特大城市和Ⅰ型大城市坚持存量优先原则,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鼓励有条件的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区新区落户限制。”
 
优化劳动力要素配置方面,本次《意见》总体延续了此前的政策脉络,以深化改革户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挂钩常住人口为路径,打破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不合理壁垒。《意见》提出了“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有利于人才在城市群、都市圈内自由流动。
 
我国大多数发展区域仍处于属于“大单核”发展模式(长三角和珠三角除外,已经具备产业分工和城市集群),区域的核心城市将在要素聚集中吸收更多资源,人员和资本的聚集,以及高铁开通等更增强了核心城市的资源黑洞效应。我们维持前期多篇报告观点,明确看好城市群中一线城市,区域中心/省会等二线和强三线城市的后续综合发展。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