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新基建推进速度有望超预期 详情

新基建推进速度有望超预期

兴业证券 / 2020-04-08 10:01:04
(1)决策层:中央号召,地方政府跟进
 
2015-2019年间,中央对基建的政策导向以“补短板”为主。《报告》指出,2020年以来,中央开始密集提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所以,由“基建补短板”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决策层的转向将为新基建持续开拓成长空间。
 
自2020年以来,已有25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新型基建,其中8个地区明确规划了年内计划新建5G基站的数量,合计超过30万个。四川、重庆、陕西、河北等省市已发布了年度重点项目清单,总投资接近25万亿元,计划完成投资也接近3.5万亿元。自决策层吹风到地方政府的跟进,自上而下地推进新基建。
 
(2)监管层:货币财政齐发力,产业政策落地,层层加码扶持新基建
 
财政政策: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新基建进一步拓宽资金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导向。
 
2020 年 2 月 2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作用。这是继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后,近期再次对财政政策的力度的正面指示。减税降费、专项债扩容、引导政策性金融债发行等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将持续利好新基建。
 
继专项债大幅扩容后,政策性金融或成为基建的又一“长期资金供给”。从历史来看,“政策性金融”能够放大中长期的财政杠杆,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专项建设基金主要采用股权方式投入,用于项目资本金投入、股权投资和参与地方投融资公司基金,资金的久期足够长,或成为基建的又一“长期资金供给”。
 
间接融资及货币政策:LPR 改革疏通金融支持实体的传导途径 LPR 利率多次下调,持续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新基建相关行业将从中受益。 
 
直接融资及资本市场政策:再融资及并购重组放松,助力金融支持新基建展直接融资是大势所趋,融资结构转换将有利于新基建。
 
自改革开放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融资模式是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以存量法计算,2017年中国的直接融资占比仅为37%。当下,中国经济的产业发展开始以消费服务、科技创新为导向,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应运而生。然而,新兴产业的融资风险偏好需求更高,银行的低风险偏好资金、信贷资金、间接融资模式不利于大面积直接支持新兴产业、民营企业,也对新基建发展造成阻碍。再融资放宽、并购重组放松、科创板与注册制试点等将持续推进直接融资发展,进而利好新基建发展。
 
(3)产业政策:交通部、工信部等频频加码政策,推进新基建产业部署
 
以交通运输部、工信部为代表的部委,相继发布产业政策,致力于新基建,包括对传统基建补短板与建设 5G 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部:完善城市群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进基建补短板完善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交通网络,推进城市群基建补短板。
 
工信部:持续推进 5G 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层:产业整体发力创新,龙头企业引领新基建发展。  
 
从产业层面来看,我国企业整体加大创新投入,培育利好新基建发展的产业环境, 而龙头企业如三大电信运营商等带头进行新基建,而 PE/VC 资本对新基建方向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攀升。
 
(4)企业整体趋势:转向创新驱动发展 
 
近年来,我国企业逐步转向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利好新基建的产业环境。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表明,2018年各类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 152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从 2018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结构来看,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占比高达77.4%。对研发投入的高度重视,表明我国企业正逐步转向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出利好新基建的产业环境。
 
龙头企业:带头进行新基建 。
 
带头进行新基建的龙头企业是行业的风向标。评判一个企业是否为行业龙头的标准,不能局限于经营指标与财务指标,更要看该企业是否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具 有很深的影响、号召力和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因此,在新基建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带头进行新基建的龙头企业将引领行业,加速新基建发展。
 
产业资本:PE/VC 对新基建方向的关注度有望持续提升 。
 
2015年6月以来,在以 PE/VC 为代表的一 级市场领域上,资本对技术创新方向的关注度依然不减。随着鼓励创新的政策不断出台,PE/VC的投资规模在快速上升。由数据统计可知,截至 2019年11月, PE/VC 投资金额居前的行业分别是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金融、工业。其中,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与新基建紧密相关。而以科技基建、技术创新为内核的新基建,也将持续吸引资本的关注,叠加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建的政策效应。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