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经济底已经确认?如何看待全年经济形势?
中宏国研 / 2020-04-06 22:09:2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韧性强劲,内需空间广阔,产业基础雄厚,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特别是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前两个月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数据。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但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体可控。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化危为机,就一定能够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推进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
疫情的暴发和全球蔓延,将不可避免地对全球供应链产生较大影响。3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国将加大力度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等产品”。
随着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发展,传统经济正快速转向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中国政府也出台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并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目前,5G、工业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新兴技术(ABCDE),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服务化正在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中国产业乃至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从各个层面影响并持续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
一是中国经济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受到政治周期的明显影响,财政收入对房地产业的依赖过大;
二是经济是投资推动型,不管以前是短缺经济时代还是过剩经济时代,投资占GDP的比重过大,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而另一方面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在下降,未来也看不到消费提高希望,加上近几年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突出;
三是国有经济逐步收缩,从全面开花逐步过渡到控制关键行业、基础行业和自然垄断行业,国有经济以垄断型大企业为主,存在明显的利益集团特征,利益取向经常与国家和老百姓想反;
四是外资白白享用各级地方政府提供的优惠,迅速壮大,逐步控制了中国主要行业;
五是民营经济逐步活力渐显,在充分竞争市场和低准入门槛市场表现突出,但受到外资和国有经济的压制和各级政府歧视;
六是市场经济这座大厦的许多基础比较薄弱,例如所有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独立公平公正的司法、审慎严格的会计制度、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先金融监管、信用缺失、道德沦丧等等;
七是政府对微观经济的行政干预问题突出,政府表现出明显的寻求短期利益倾向,经济腐败问题突出,出现了权贵经济的苗头;
八是国内重要资源缺乏,经济发展对外的依赖程度过高;
九是经济发展分配不公,未富先老问题突出,未来存在严重的养老压力;
综合来看,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积累增多。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前景良好。从国际看,虽然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有所加大,但世界经济复苏态势仍有望延续,对外经贸合作仍有拓展空间。从国内看,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将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将不断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将释放新的发展潜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将补短板强弱项。我国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促进经济行稳致远。
十是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中国正在逼近环境承受力的极限.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